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葱桶、哈牛、杂技娃……花滑选手的这些昵称你知道吗?
首页> 地方频道> 文化 > 正文

葱桶、哈牛、杂技娃……花滑选手的这些昵称你知道吗?

来源:央视网2022-02-10 18:3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各项比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对于花滑迷来说,这些天的比赛可以说是大饱眼福。对于自己喜爱的选手,花滑迷们经常会起一些昵称;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些“眼花缭乱”的昵称指的是谁呢?这里选取了几个,来给大家普及一下。

  “葱桶”组合现在大家应该都知道了,指的就是我国双人滑组合隋文静、韩聪。“葱”来自韩聪的谐音,那么隋文静为什么叫“桶”呢?说起来有些伤感,这是因为隋文静从小身材矮胖,没有腰,自嘲自己就像水桶一样,于是就有了“桶妹”这个亲切的外号。

  韩聪和隋文静堪称天生的搭档,因为韩聪身高1米7,在花滑男选手中也不算高,但和1米5的隋文静正好搭配,“葱桶组合”简直就是为彼此而生的。这对组合两次获得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冠军、六次赢得四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冠军,他们还是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花样滑冰双人滑的亚军,期待他们在北京冬奥会花滑赛场上的优异表现。

  在花滑选手中还有不少也是因为谐音获得的昵称。比如两次夺得奥运冠军的日本男单选手羽生结弦,因为他名字的罗马音为“Yuzuru Hanyu”,读音就是“YUZU”,特别像中文里面的“柚子”,所以大家都称之他为“柚子”。这位选手还有一个外号就是“哈牛”,也是因为“Yuzuru Hanyu”谐音的原因。“柚子”取名字的前半段,“哈牛”就是取后半段了。

  平昌冬奥会花滑女单冠军俄罗斯选手阿丽娜·扎吉托娃,被称为“杂技”或者“杂技娃”,显而易见,这也是谐音梗,但也是因为她的表演技巧以难度高著称,堪比杂技秀。

  而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花滑团体赛上,被网友爱称为“K宝”的15岁天才少女卡米拉·瓦利耶娃,成为首个在冬奥会赛场完成四周跳的女单选手。瓦利耶娃还被网友称赞为“六边形美少女”,因为这位15岁少女前后曾九次刷新世界纪录,不论是滑行表演还是跳跃、翻转、艺术表现力都没有任何短板,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六边形美少女”!

  作为花滑传统强国,说到俄罗斯选手,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普鲁申科。在他参加的四届冬奥会中,普鲁申科一共获得了一次男子单人滑冠军、两次亚军和一次团体赛冠军。他是第一位在成年组比赛中完成贝尔曼旋转的男选手,在很长时间内他也是唯一能完成这一旋转的成年组男选手。他的表演姿态优美,难度极高,“冰王子”的美誉可谓当之无愧。

  还有一名选手被花滑迷们称之为“女王”,她就是已退役的韩国女子花滑选手金妍儿。这个霸气的昵称,是因为她是花滑史上第一位集冬奥会、世锦赛、大奖赛总决赛、四大洲赛和世青赛冠军于一身的女单大满贯得主,是第一位职业生涯所有比赛未下领奖台的女单选手。作为罕有的能成功驾驭不同音乐类型的全面性选手,她凭借冰场上的首屈一指的技术难度和艺术表现力不断刷新着花样滑冰的历史。

  日常生活中,只有关系不一般的人才可以随意称呼对方的昵称。花滑迷给自己喜欢的选手起了这么多昵称,原因无他,只是因为喜爱。随着北京冬奥会花滑各个单项比赛的展开,花滑群星闪耀,冰上雅姿竞相绽放,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精彩的冰雪视觉盛宴!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第十九届亚运会开幕式

  •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9月20日,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启幕。大会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元宇宙等在内的众多前沿产品让参展者感受“智”造魅力。
2023-09-22 10:43
首创“1+6”一体化数字办赛服务平台、首条5G-Advanced万兆网络走进现实、境外“电子钱包”首次在境内“无缝对接”……即将开幕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是史上首届提出智能办赛理念的亚运会,“智能亚运”成为中国尖端数字技术发展的展示窗口。
2023-09-22 10:42
为让更多好项目走出“深巷”,参展高校与各行业企业融合联动,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链条,为专利成果转化按下加速键。
2023-09-22 10:42
今年峰会主题为“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将围绕全球发展倡议、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人工智能、算力网络、网络安全、数据治理、数字减贫、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议题举办20场分论坛。
2023-09-22 03:40
“天宫课堂”是一扇连接地球与太空的奇妙之门。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记者专程来到位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地面课堂,在这里与同学们一起跟随航天员穿越波澜壮阔的星空,展开一场关于宇宙的美妙旅程。
2023-09-22 03:50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9月21日在北京市调研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支持广大专精特新企业聚力科技创新、深耕细分领域,为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发挥更大作用。
2023-09-22 03:3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支撑。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3-09-22 03:30
报告围绕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全球与中国尺度的数据产品32套,弥补了指标监测的数据空缺,提升了指标监测与评估的空间精细度,揭示中国和全球环境变化新动态。
2023-09-22 03:30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王晓君认为,本届大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的舞台,搭建了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
2023-09-21 10:37
本届工博会高校展区共815项参展项目,集中展示了高校创新科技成果,体现了高校在服务国家战略及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担当作为。
2023-09-22 03:50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20日在安徽合肥发布了2023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其中申报发明专利74.34万件,比上年“500强”增长了10.48%,发明专利数量连续5年持续增长,占专利数比重为39.43%。
2023-09-21 10:36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模式,在该模式下,钻石会像火山岩浆一样从地球深处喷涌而出。这种美丽而奇异的现象吸引了诸多学者的目光。研究人员调查发现,这些钻石形成于地壳深处约145公里处,以每小时18—132公里的速度喷发到地表。
2023-09-21 10:34
瑞士素有冰雪王国之称,畅享冰雪运动成为全球游客选择前往当地度假的重要原因之一。 适宜的自然环境促使冰雪运动成为瑞士的国民运动,几乎每个瑞士人都会滑雪。
2023-09-21 10:30
2017年正式通车的蒙内铁路穿越内罗毕国家公园、察沃国家公园等野生动植物保护区。 因此,未来应以落深落实《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为抓手,高质量持续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2023-09-21 10:30
金秋时节,之江大地热情涌动。浓郁的亚运氛围中,“大道之行——‘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9月8日起隆重举办。
2023-09-21 10:29
日前,《自然》杂志刊发了一篇揭示电荷储存聚集反应新机制的论文,这项研究或将以全新角度推动锂硫电池发展
2023-09-21 10:27
SKA中频天线的伺服控制系统需要满足高电磁屏蔽指标,才能实现高灵敏度观测。 SKA中频天线的背架是空间网架结构,采用螺栓球与拉杆螺连的方式安装。
2023-09-21 10:26
光明网《创新改变中国》栏目走进位于山东青岛的海信创新研发中心,探索我国激光显示领域的“软实力”和“硬科技”,感受显示领域的“未来之光”。
2023-09-20 15:00
冷湖镇,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秋夜,茫茫戈壁,人迹罕至。仰望,星空璀璨,银河迢迢,仿佛沿着这条颠簸不平的土路,就能走进银河、踏入群星。
2023-09-20 04:4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