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地评线】雪域时评:风雨砥砺70年 西藏启航新辉煌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观察 > 正文

【地评线】雪域时评:风雨砥砺70年 西藏启航新辉煌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2021-05-23 16:3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时光流转,岁月不居。在全区上下以良好精神风貌和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迎来了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主题影片展映活动展现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党的光辉照边疆”主题采访报道活动讲述普通农牧民的家国故事,国际学术研讨会聚焦雪域高原的辉煌成就……西藏和平解放的70年让每个高原儿女都无比自豪、无比幸福!

  回首西藏和平解放70年走过的历程,这一段峥嵘岁月,镌刻着奔赴梦想的奋斗足迹,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西藏速度”。1月20日发布的《西藏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去年全区生产总值突破190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位居全国前列、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川藏铁路全线开工、拉林铁路铺轨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巩固率95%、人均预期寿命71.1岁……一幅幅欣欣向荣的西藏锦绣画卷,已经磅礴展开。从饱受帝国主义侵略欺凌的旧时代,到开启繁荣发展、文明进步的新时代,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这一路走来,虽充满荆棘却总勇往直前,我们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生态环境持续良好,在世界屋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这70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高原儿女,不断奋进的70年。翻阅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篇章,我们愈发坚信,是具有强大政治领导力的政党凝聚起磅礴的力量,激励西藏各族人民在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的康庄大道上一往无前。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原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正式宣告西藏和平解放。从此,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西藏各族人民,砸碎旧制度、创建新社会,改天换地、翻身解放,当家作主、扬眉吐气,掀开了西藏发展新篇章。在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困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中,没有人会怀疑这样的判断:坚定不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确保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这70年,是坚持探索符合区情发展道路,砥砺前行的70年。从和平解放彻底驱逐帝国主义在西藏的残余势力,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和实施,改革开放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到召开中央历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援藏方针和“长期支援、自行轮换”干部援助方式,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70年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立足西藏区情,适时作出战略决策部署,我们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脚下的路不仅越走越宽广,各族群众的日子也越过越甜蜜。这无不彰显着一条弥足珍贵的历史启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

  70年后再出发,而今迈步从头越。70年巨变,让雪域高原焕发出奋斗的活力,激荡起生机勃勃的发展气象。今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原儿女正奋力谱写西藏发展新篇章。新的征程已启航,不惧风雨、砥砺前行,西藏必将迎来一个更加光辉的未来!(陈梦梦)

  (中国西藏新闻网所登载该网评文章仅为分享交流经验目的,属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本网观点。)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沪苏湖高铁通车运营 “轨道上的长三角”再添新动脉

  • 北京中轴线上的正阳门箭楼恢复向社会开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技术、产业、人才,仿佛三条大江奔流不息,形成一个“川”字。如何在川字中间加上一横,将三者形成整体,凝聚成创新的磅礴力量?
2024-12-27 10:27
视频生成、语音交互等AI应用近年来持续火热,在2024年已让越来越多用户得到高效便捷的体验。零一万物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表示,以大模型技术为代表的AI技术将重塑各行各业的生产力格局,颠覆现有的企业组织结构和规模。
2024-12-27 10:27
26日,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号”,在广州南沙交付启航。
2024-12-27 10:26
了解人类大脑的进化过程或许能为人工智能的改进提供重要启发,同时让其更好地适应人类独特的神经结构。
2024-12-27 10:23
今年粮食收购量预计将达到8400亿斤左右。有关监测显示,目前,各类经营主体购销活跃,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保持在90%左右,基本满负荷生产。
2024-12-27 10:09
在26日结束的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期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刘焕鑫为我们盘点了“大国粮仓”米袋子。
2024-12-27 10:27
在数字化时代,市场对云的需求进入到深度用云的阶段。尤其是伴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上云场景越来越复杂,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大量应用场景需要各专业协同去落地,共建生态是各行各业的诉求。
2024-12-27 10:24
董泽故居始建于明代,是著名教育家董泽先生出生和童年生活的地方。董泽先生1925年当选法兰西科学院院士,是云南大学首任校长。
2024-12-27 10:22
我国首个商用堆在线辐照生产同位素装置在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基地正式投运,在此生产的首批镥-177医用同位素同步出堆。
2024-12-27 02:00
朱光亚院士是老一辈科学家中才识与品行双馨的杰出代表,对朱光亚院士最好的纪念,就是要努力继承朱光亚院士为中国工程院奠定的优良传统,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12-27 09:46
(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2024年12月2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
2024-12-26 10:37
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该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其中规定,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
2024-12-26 09:37
从古至今,工程使技术和科学发挥生产力的功能,反映国家或组织机构的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
2024-12-26 09:31
激光器广泛应用于通信、医学成像与手术、消费电子等领域,它深刻改变了大众的生活。
2024-12-26 09:30
国家统计局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棉花播种面积4257.4万亩,比上年增加75.2万亩,增长1.8%;单产144.8公斤/亩,比上年增加10.4公斤/亩,增长7.8%;产量616.4万吨,比上年增加54.6万吨,增长9.7%。
2024-12-26 09:19
日前,福州大学化学学院学生吴一迪及其团队的项目在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一等奖和全国特等奖。
2024-12-26 09:18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12月25日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扩充至8章60条,聚焦科普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主要包括明确科普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方向、强化科普社会责任、促进科普活动、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强化保障措施等内容。
2024-12-25 09:23
在中山站区的西南高地上,远远地能看到冰面上有一个绿色的半球形建筑。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队队员张方根:前面这里有一个淡水湖,相当于是雪水融化的,形成了一个淡水湖,常年都有。
2024-12-25 09:23
目前还没有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的疫苗,搞好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的关键。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研究员常昭瑞:“如果家中有急性胃肠炎病例出现的时候,定时地要对家庭中接触频繁的部位,比如说门把手卫生间等进行定时的消毒。
2024-12-25 09:2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