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841名医疗人才“组团”进藏传帮带
新华社拉萨1月13日电(记者唐弢、李键)当拉萨市人民医院援藏医生李家谋走出病房,守候在门外的拉萨市民边巴扎西将一面锦旗送到他手中。“我爱人得病近十年了,援藏大夫给治好了。谢谢你们!”边巴扎西激动地说。
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后,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启动。截至目前,共有841名医疗人才进藏,助力西藏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
与以前“点对点”援藏模式不同,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通过集中派遣专业技术人才进藏开展全方位帮扶,培养本地人才,不断补齐西藏医疗短板,让高原群众享受更优质的资源。
“跟着北京援藏医生能学到很多东西,我的第一任师父龚晓峰教我进行骨科微创手术,在临床上很实用。”拉萨市人民医院骨科大夫落松群培说,如今,他能熟练运用微创手术技术。
36岁的落松群培,2020年又拜了一位北京来的援藏医生为师。师父杨劼来自北京积水潭医院,不到一个月时间,已经指导、带领包括落松群培在内的西藏本地医生完成了数十例手术,并填补了西藏小儿骨科专业诊疗的空白。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实施以来,共帮带721个医疗团队、2031名本地医务人员、培养医疗骨干约4000名,已有192名受援医院的医生能独立开展1种至2种新手术,实现了400多种较大疾病不出藏,大多数“中病”不出市(地)就能得到治疗。
援藏医生的到来,也极大提高了西藏本地医院的科研水平。数据显示,内地医院通过“以院包科”形式,“打包移植”内地先进经验和技术成果1061项,共同攻关技术难题1305个,填补了区域内医疗技术空白1541项。
“援藏专家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填补了西藏当地医疗许多空白,为当地留下一批‘带不走、留得住’的医疗人才。”西藏自治区党校副校长万代玺说。
时隔18年,一起失窃案仍被多次提及。该案件之所以与众不同,因为这是全国首例“网上虚拟财产”案。原告丢的不是现实物品,而是花费了几千个小时的精力和上万元现金,在网络游戏中积累和购买的虚拟武器。
1950年,艾伦·图灵在《思维》杂志上发表了其著名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并提出了如今广为人知的图灵测试。70年来,图灵测试一直被认为是人工智能学术界的“北极星”。
在铁路勘测领域,提起王长进,大家都说他是“技术控”。这位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设)首席专家、副总工程师,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建设与测评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主任对新技术抱有浓厚兴趣,并能很快将其掌握,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