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刘玉 通讯员王艳彪)1月6日,小雪节气。一大早,沈阳气温零下22度,11辆大巴车整齐停放在沈阳师范大学校门两侧。拿着离校审批单、“辅导员老师致学生的一封信”以及核酸检测证明,经过扫码、测温后,沈阳师范大学3992名同学登上了学校的送站巴士,开启了寒假的返家之旅。
6日当天,沈阳师范大学出动11辆大巴车,先后将近4000名学生分别送至沈阳北站、沈阳站和桃仙机场。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籍学生们拿着辅导员老师专门为他们购置的“隔离大礼包”,一应俱全的生活用品和消杀防疫用品,心里暖暖的。学校第四生活区距离校门较远,校园巴士“小黄车”便派上了用场,加班加点运送学生。见到有的同学拿着重重的行李,校卫队的叔叔们也主动帮忙搬抬行李……在沈阳20年来最冷的这一天,一幕幕温馨感人的场景不断在师大校园上演。
2020年12月末,沈阳市再次出现新冠肺炎疫情。为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让学生们有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沈阳师范大学决定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完成期末教学任务、有序安排期末考试、分批做好学生错峰离校。与此同时,尽量减轻沈阳疫情发展给学生们带来的思想包袱与心理压力。学校党委班子带头与各单位中层干部及全体辅导员老师组成全天候工作团队,深入学生宿舍、食堂、自习室,与学生们深入交流,加强防疫知识教育,指导期末复习备考,了解学生思想困惑,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们发现,辅导员老师们住进宿舍楼,线上线下的问候、关怀忙个不停;任课教师们也在课间时间普及防疫知识,带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学校食堂饭菜的价格虽然没有变化,但菜量却增加了……这些暖心举措,学生们看在眼里暖在心间。
12月31日,根据沈阳市统一部署,沈阳师范大学15056名本科生、1587名研究生全部完成核酸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根据辽宁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错峰、分批放假的要求,为了让同学们安心返程,从1月1日起,学校出资为每一位返乡的学生提供离校前24小时核酸检测。从1月6日起,学校开始用大巴车运送学生到车站机场。(刘玉 王艳彪)
时隔18年,一起失窃案仍被多次提及。该案件之所以与众不同,因为这是全国首例“网上虚拟财产”案。原告丢的不是现实物品,而是花费了几千个小时的精力和上万元现金,在网络游戏中积累和购买的虚拟武器。
1950年,艾伦·图灵在《思维》杂志上发表了其著名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并提出了如今广为人知的图灵测试。70年来,图灵测试一直被认为是人工智能学术界的“北极星”。
在铁路勘测领域,提起王长进,大家都说他是“技术控”。这位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设)首席专家、副总工程师,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建设与测评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主任对新技术抱有浓厚兴趣,并能很快将其掌握,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