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报合肥1月4日电(记者徐靖)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项国勇研究组与香港中文大学袁海东教授合作,在量子精密测量实验中同时实现3个参数达到海森堡极限精度的测量,测量精度比经典方法提高13.27分贝。该成果1月1日在线发表于《科学进展》。
单参数量子精密测量是量子精密测量中最简单的问题,近年来在引力波探测等问题中有了重要应用。但多参数量子精密测量复杂得多,参数之间存在精度制衡。如何减少参数之间的精度制衡以实现多参数同时最优测量,是多参数量子精密测量的最重要问题之一。
为了消除参数之间的精度制衡,研究人员将单参数测量实验中控制增强的次序测量技术应用到多参数测量中,通过调控量子系统动力学演化,完全解决了量子比特幺正演化算法中3个参数之间的精度制衡问题,实现3个参数同时达到海森堡极限的最优测量。
这项成果对于推动量子精密测量与海森堡不确定性关系交叉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技术在实际测量中具有重要潜在应用价值。
时隔18年,一起失窃案仍被多次提及。该案件之所以与众不同,因为这是全国首例“网上虚拟财产”案。原告丢的不是现实物品,而是花费了几千个小时的精力和上万元现金,在网络游戏中积累和购买的虚拟武器。
1950年,艾伦·图灵在《思维》杂志上发表了其著名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并提出了如今广为人知的图灵测试。70年来,图灵测试一直被认为是人工智能学术界的“北极星”。
在铁路勘测领域,提起王长进,大家都说他是“技术控”。这位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设)首席专家、副总工程师,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建设与测评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主任对新技术抱有浓厚兴趣,并能很快将其掌握,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