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 “新变异毒株传染力激增”“英国升级疫情防控”……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病毒进化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英国最新报告的新冠病毒变异,更引发公众担忧。
那么,应如何看待新冠病毒变异?英国这次报告的变异病毒是否具有更强的致病性及致命性?疫苗会不会就此失效?
病毒常“犯错”
尽管“病毒在持续变异”这句话听来让人胆战心惊,但事实上,为适应不同宿主,变异是病毒自我复制过程中的“常态”。
病毒在细胞内繁殖时,要为每个“子”病毒复制一份遗传物质,而这些副本并不总是完美的,常会出现一些“错误”,即发生基因突变。有些“错误”造成的改变可能不利于病毒生存,有些则可能使病毒变得更易传播,甚至致病性更强。
新冠病毒属于RNA(核糖核酸)病毒,变异相对较快。不过与流感病毒等其他RNA病毒相比,新冠病毒稳定性更高。按照世界卫生组织首席科学家苏米娅·斯瓦米纳坦的说法,新冠病毒的变异速度比流感病毒慢得多。
有关新冠病毒变异的报告早已有之。在疫情早期,全球最主要的新冠病毒毒株被称为“D株”。然而,病毒很快就发生了变异——其刺突蛋白上的第614位氨基酸由天冬氨酸(D)变成了甘氨酸(G)。有研究发现,发生这种被称为D614G突变的病毒拥有更强的适应性。该变异病毒早在今年2月就已被鉴定,当时主要在欧洲和美洲传播。
此后,在南非、西班牙、丹麦、瑞典、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也都发现了变异的新冠病毒。
新毒株为何“抢头条”
英国新报告的变异新冠病毒被命名为“VUI-202012/01”。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兰斯说,这种变异病毒正成为在英国流行的主要病毒变种。
有媒体报道说,这种变异病毒的基因序列上出现了23个突变,数量较多,令人担忧。英格兰首席医疗官克里斯·惠蒂19日在一份声明中说,经过相关研究和模型分析,专家们认为新报告的变异病毒“能够更快地传播”。
不过,即便病毒传播速度更快也不意味着其致病性更强。在病毒眼里,繁殖和更广泛传播才是目标,而非杀死宿主。因此有些病毒在强化自身传播能力的同时,甚至会朝着致病性更弱的方向进化。
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21日表示,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英国新报告的变异病毒所致疾病的严重程度有所增加。而且,就算病毒传染性稍有提高,也并不意味着疫情失控,相信通过努力抗疫,病毒传播仍可被阻断。
新冠疫苗还有效吗
世卫组织多名专家21日表示,尽管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病毒已出现数次基因突变,但包括英国近期出现的变异病毒在内,目前已知的变异对新冠药物、疗法、检测手段及疫苗均未造成重大影响。
美国新冠疫苗和药物攻关计划“曲速行动”首席顾问蒙塞夫·斯拉维认为,变异病毒对现有疫苗产生耐药性的可能性很低。“到目前为止,我认为还没有一种单一的变异会产生耐药性。”
美国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生物学和遗传学专家特雷弗·贝德福德指出,要破坏疫苗的有效性,可能需要对基因序列进行大量改写,而不仅仅是少数突变。但他也指出,疫苗可能需要随时间推移而进行微调。
有专家认为,病毒变异可能会影响检测。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负责人玛丽亚·范凯尔克霍弗表示,英国报告的变异新冠病毒目前还没有影响到大多数检测,因为绝大多数检测着眼于病毒基因组内的多个目标,不过确实有极少数只针对单个目标的检测可能受病毒变异影响而无法有效检出病毒。
世卫组织首席科学家斯瓦米纳坦强调,人们应持续监测病毒基因变化,同时也要着力降低病毒传播速度。因为病毒传播越多,发生变异的机会就越大。(梁海燕)
时隔18年,一起失窃案仍被多次提及。该案件之所以与众不同,因为这是全国首例“网上虚拟财产”案。原告丢的不是现实物品,而是花费了几千个小时的精力和上万元现金,在网络游戏中积累和购买的虚拟武器。
1950年,艾伦·图灵在《思维》杂志上发表了其著名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并提出了如今广为人知的图灵测试。70年来,图灵测试一直被认为是人工智能学术界的“北极星”。
在铁路勘测领域,提起王长进,大家都说他是“技术控”。这位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设)首席专家、副总工程师,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建设与测评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主任对新技术抱有浓厚兴趣,并能很快将其掌握,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