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海沧发布《厦门生物医药港产业发展规划》,前瞻布局率先发展,助力厦门打造中国生命科技之城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厦门> 要闻 > 正文

海沧发布《厦门生物医药港产业发展规划》,前瞻布局率先发展,助力厦门打造中国生命科技之城

来源:厦门日报2020-06-10 13:2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破风前行启新程

  海沧发布《厦门生物医药港产业发展规划》,前瞻布局率先发展,助力厦门打造中国生命科技之城

  报记者 林岑 通讯员 林艺萍 林晓蕾 张韧

  从厦门市中心驾车出发,经海沧大桥出岛,再沿城市快速路一路向西,大约20分钟,我们就抵达了厦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心脏地带”——厦门生物医药港。

  跨岛发展,跨出了海阔天空。在全市加快推进“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的大格局中,位于海沧的厦门生物医药港经过多年接力发展,跻身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发布的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50强榜单第13位,已然成长为长三角和珠三角之间、海峡西岸产业集聚度最高、创新研发转化能力最强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坚持全市一盘棋,海沧率先发展。7日,厦门市生物医药创新发展大会举行,落地海沧的8个生物医药产业相关项目以电子签约方式集中签约。8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科技局、市卫健委的指导下,海沧区第一时间发布《厦门生物医药港产业发展规划》,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厦门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清晰的战略思维、精准的发展路径,再次吹响产业发展的冲锋号角。

  厦门生物医药港,气势如虹开启更加壮阔的新征程!

  【牢记使命】直面瓶颈再出发

  生物医药业内流传着一句话,“世界前20的制药公司大多数不是已在波士顿地区,就是正在进军波士顿的路上。”美国波士顿,被誉为东海岸生物医药的“硅谷”,拥有密集的顶尖大学和先进的教学医院,两大重磅优势造就了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生物制药产业集群。

  “我们与波士顿距离很远,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差距也很远,但对标一流,以开阔的视野和超前的思维反思自身发展短板,是海沧多年来发展产业的宝贵经验。”经过数月反复思考论证,海沧区委负责人指出,波士顿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两项优势,恰恰是当前制约厦门生物医药港发展的短板弱项。

  率先发展,是海沧的使命,也是责任。借全市生物医药创新发展大会的东风,重新修订《厦门生物医药港产业发展规划》,探索医产融合新路径,是厦门生物医药港补齐短板、率先发展的内在需求。

  的确,一个区域,以怎样的视角和高度,解读产业发展价值和成长基因,很大程度决定了这个产业能走多远。在业内专家学者看来,这份重新修订的规划,切中肯綮,定位高且切合实际。集聚省、市、区合力,突破医产融合瓶颈,充分展现了海沧的站位和眼界,也可谓正当其时。

  正如专家所言,海沧开拓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新天地,并非空穴来风。我们欣喜地看到,海沧为厦门生物医药港进一步起飞拉升积蓄了充足能量。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厦门生物医药港集聚生物医药企业340家,产业规模达219.91亿元。以厦门生物医药港为核心的厦门生物医药产业,入选国家发改委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首批入选的17个生物医药领域产业集群之一。

  全球第一支“重组戊型肝炎疫苗”、全球首个40kD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注射液、全球第一大辅酶Q10生产商、全球纯度最高的硫酸氨基葡萄糖、国内首支国产二价宫颈癌疫苗……站在生物医药行业最顶尖的舞台上,厦门生物医药港成果崭露头角,毫不逊色。

  “我们致力于建成以特色优势产业板块为引领、具有持续的自主创新转化能力、在细分市场具有先进性和竞争力、领导力的专业化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规划指出,力争到2022年,厦门生物医药港产业规模达到300亿元;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累计培育上市企业8家,年产值超过50亿元企业1家,10亿以上企业10家,跻身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前5强榜单。

  【亮点】

  综合竞争力

  规划指出,力争到2022年,厦门生物医药港产业规模达到300亿元;2025年,跻身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前5强榜单。

  【高位嫁接】 医产融合探新路

  联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开展厦门乙肝相关肝癌三级预防创新项目、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厦门慢性呼吸疾病全科综合管理创新示范中心项目;联手华西医院打造成都华西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公司项目、成都海圻医药(厦门)工作站项目……7日下午,海沧区多个医产融合项目在厦门市生物医药创新发展大会上签约。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事实上,为了达成合作,海沧区委负责人多次带队前往上海、成都等地,与当地相关医疗机构展开详细洽谈,就具体合作事宜再三沟通。在海沧区看来,高端医疗机构背后连接着强大的医学科研力量,若不充分利用,就是暴殄天物。作为一个区县级单位,有机会与全国一流医疗结构开展合作,是“梦想照进了现实”。

  海沧此次与高端医疗资源的合作,将有效提升当地医疗服务水平,是广大百姓的一大福音。抛开这层意义,业内专家还读出了另一层深意:充分发挥高端医疗资源优势,构建医疗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让企业创新研发少走弯路。

  “显然,海沧看到了产业发展中‘医’与‘药’的缝隙,旨在通过政府支持,为企业敲开医院实验室的大门,也打通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的道路。”在业内人士看来,此举准确瞄准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非常“对症”。

  其实,在嫁接高端医疗资源方面,海沧早有作为。去年底,海沧区依托复旦中山医院厦门医院,与复旦中山医院在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和急诊绿色通道、全科医生培训等方面深入开展医疗技术协作;今年初,由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申报的2020年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抗肿瘤新药临床评价技术示范性平台”项目在海沧启动,标志着福建省医院承担国家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GCP(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平台项目实现“零”的突破。

  不难窥见,按照《厦门生物医药港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厦门生物医药港成为华西医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基地,推动厦门与复旦中山医院从医疗合作向医产融合方向发展,只是站上了又一个新起点。未来,海沧将持续嫁接高端医疗资源,夯实涵盖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中试放大和生产的药物创制平台体系,培植有利于医药研发创新的产业生态。

  “我们对海沧医产融合发展充满期待!”福建盛迪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凯告诉记者,搭建平台让企业就近搭上高端医疗资源的“天线”,为企业提供了一条发展高速路,是区域营商环境的重要加分项。

  作为恒瑞华南地区的布局重点,2018年7月,恒瑞医药在海沧投资成立了全资子公司福建盛迪医药,聚焦手术与精麻等领域的临床急需创新药品的研发与产业化。未来,盛迪医药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企业乃至整个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

  厦门生物医药港将探索医产融合新路径。海沧区供图

  【亮点】

  高端医疗资源

  未来,海沧将持续嫁接高端医疗资源,夯实涵盖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中试放大和生产的药物创制平台体系,培植有利于医药研发创新的产业生态。

  【龙头带动】实现全方位成长

  经济学上有一个词叫“热带雨林效应”,独木难成林,只有形成“热带雨林生态”,才能形成稳定持续的生长环境。海沧区显然明白这一点。

  《厦门生物医药港产业发展规划》指出,从产业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实际出发,厦门生物医药港将继续全面推进各细分领域创新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孵化功能,培育、引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带动一批创新性强、市场潜力大的成果转化项目批量入园,通过“补链强链”打造产业发展的“热带雨林生态”。

  据海沧区介绍,壮大生物医药产业龙头阵营,不仅是为了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增加地区的工业产值,更重要的是,通过龙头带动,整体提升区域生物医药产业的人才队伍水平、企业管理水平、创新研发水平等,最终实现产业全方位成长。

  “将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摆上重要位置,对入驻厦门生物医药港的每一家企业都是重大利好。”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黎兴奋地说,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体现在资源共享、人才发展等各个方面,海沧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全方位成长,具有大气魄。

  未来已来,当下即未来。

  培育龙头,亮点频闪。特宝生物正式登陆科创板,成为福建科创板医药第一股,金达威、大博医疗、艾德生物、厦门万泰母公司等企业陆续上市……

  引进龙头,聚势赋能。福建省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和临床一期试验龙头企业莱必宜、紫杉醇药物全产业链企业本素药业、化学药物剂型改良企业力品、从事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系统(AB-BNCT)产业化的中硼医疗、国内免疫组化诊断领域领先企业通灵生物等企业落户海沧……

  “我们将坚持扶优扶强,提升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大力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好、产品竞争优势明显的重点产业化项目,形成品牌优势;持续培育和引进一批‘雏鹰’、‘瞪羚’企业,助力创新型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海沧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善美表示。

  此外,《厦门生物医药港产业发展规划》还指出,将创新医疗器械、高端制剂、生物医药前沿科技、高值保化品、医药健康服务业等同步列入厦门生物医药港未来发展重点,加快高潜力技术和大品种产品的引进和转化方面取得新突破。

  【亮点】

  “补链强链”

  按照规划,厦门生物医药港将继续全面推进各细分领域创新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孵化功能,培育、引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带动一批创新性强、市场潜力大的成果转化项目批量入园,通过“补链强链”打造产业发展的“热带雨林生态”。

  【保持定力】 完善保障促发展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尽管深谙生物医药是甘坐“冷板凳”拼出的“热产业”,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持之以恒把厦门生物医药港做强做优,是海沧的初心。

  “建设生物医药港不像开小吃店,无论有没有名气,都有生存空间。”海沧区委负责人告诉记者,生物医药技术日新月异,各地园区发展竞争激烈,发展这样的新兴产业倘若没有战略定力和清醒头脑,很容易被淘汰出局。

  信心和动力,来自海沧坚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一理念。来自国家卫健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的张靖全程参与了《厦门生物医药港产业发展规划》制订工作,并牵头执行。

  与此同时,海沧充分发挥“政府+园区+平台+基金+专家委员会”机制作用,为厦门生物医药港发展提供产业规划、资源导入等支撑,以国际化视野、格局,结合国情、区域资源,谋划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推动生物医药产业从“点”向“链”高速迈进。

  海沧区表示,按照规划,接下来将建立市、区两级联席会议制度,拓宽企业参与渠道,健全更加有效的沟通对接机制,及时协调解决产业和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督促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强化财政专项扶持资金统筹,制定、落实更加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扶持政策体系;充分挖掘土地利用空间,进一步扩展发展空间,增强产业承载能力;以“专项资金+基金”“组合拳”形式,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引导和推动,持续做强做优厦门生物医药港。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支撑。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厦门生物医药港集聚各类生物医药行业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183人次,被福建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全省首批产业人才聚集基地。

  未来,海沧将以我市“海纳百川”人才计划政策为支撑,继续培养引进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产业领军人才、青年技术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建立吸引、稳定基层人才的保障和长效激励机制,形成科学、合理、梯次完整的产业创新人才培养链条。同时,吸引和推动高水平科研院所设立分支机构,加强区域交流与国际合作,全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浩瀚行无极,扬帆但信风。锁定未来,张弓开弦!

  【亮点】

  沟通对接机制

  按照规划,接下来将建立市、区两级联席会议制度,拓宽企业参与渠道,健全更加有效的沟通对接机制,及时协调解决产业和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督促各项政策措施落实。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南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加紧生产

  • 广西强化防汛备汛工作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党委副书记廖家智接受采访时表示,医工交叉正成为医学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
2024-04-26 17:38
从1999年起,有着“神箭”称号的长二F火箭全程参与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每一步。它用100%的成功率,为航天员搭建出一条安全“天梯”。
2024-04-26 09:33
近期,人工智能(AI)+机器人赛道广受关注。尤翔宇表示,梳理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发展脉络,主要有底层硬件、运动控制和具身智能3条路线。优必选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公司将聚焦人形机器人的三大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和家庭陪伴。
2024-04-26 09:41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4月24日举行的2024年中国航天大会主论坛上透露,我国计划于2030年前后发射天问三号探测器,实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
2024-04-26 09:40
春日里,云南双江县各大茶山的春茶迎来开采季。北回归线横穿而过的双江,拥有适宜茶树生长发育的自然条件,现有以“冰岛茶”为代表的百年以上栽培型古茶树3.69万亩。
2024-04-26 09:35
每年,都有这样一群“空中旅客”,南北来回奔波。迁徙之路漫长曲折,一路充满生死考验,它们却高声歌唱,不知疲倦地追逐着自己的目标。
2024-04-26 09:34
力争在生命科学等领域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在颠覆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地,人才梯队体系较为完备,成为全球向往的创业乐土。
2024-04-26 09:26
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2024-04-26 09:24
朱松纯表示,“通通”在日常学习与训练中,使用的A100芯片不超过10块,这意味着“通通”不依赖庞大的算力和海量数据就能学习成长。“通通”也可以与具身智能机器人相结合,为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医疗健康等领域带来革命性变化。
2024-04-26 09:38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撤销公告,撤销向日葵、黄瓜、甜瓜、油菜等问题品种312个,切实推进登记品种从严规范管理,持续营造激励创新、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024-04-25 10:36
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领导的一项新研究恢复了37亿年前的地球磁场记录,发现它与今天地球周围的磁场非常相似。
2024-04-25 10:34
“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经中央政府批准启动实施,总体目标是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目前各系统正按计划开展研制建设。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在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后,计划于4月30日返回东风着陆场。
2024-04-25 10:32
国家卫健委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9.7%,比2022年提高1.92个百分点,继续呈现稳步提升态势。 据了解,本次监测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36个县(区)1008个乡镇(街道),对象为15岁至69岁的常住人口,共得到有效调查问卷73340份。
2024-04-25 10:30
中央气象台预计,24日夜间至26日白天,江南、华南等地雨势将再度加强,其中广东中部和西北部、广西东北部等地有大暴雨,局地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2024-04-25 10:28
日前,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发布2023年度新疆棉花生产加工过程质量状况监测结果。
2024-04-24 10:33
1998年,聂海胜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先后执行过神舟六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二号3次载人飞行任务。
2024-04-24 10:17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站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4-04-24 10:16
1996年,我从技校毕业后,来到金川公司工作。当时总听师傅们讲,贵金属冶炼技术难以突破。提高我国铂族贵金属提炼的技术水平,对于守护国家安全极为必要。
2024-04-24 10:14
截至2023年底,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55台,总装机容量为57吉瓦,核准及在建核电机组36台,总装机容量为44吉瓦;全年核电发电量44万吉瓦时,占全国累计发电量近5%,相当于节约标煤1.3亿吨,减排二氧化碳3.5亿吨。
2024-04-24 10:05
截至2022年末,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4228万辆。
2024-04-23 04: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