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深圳> 要闻 > 正文

深圳向好

来源:南方网2020-05-28 17:2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深圳,芳龄40,很多人眼中的“理工男”。

  40年的快速奔跑,深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成为智造之城、创新之城。

  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又给深圳提出了“民生幸福标杆”等一系列新任务。

  一句话,就是当一个全能学霸,全面发展不“偏科”;

  当一个“暖男”,给市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把改革红利转化为民生福祉。

  幸福是什么?空闲时,岸边散步,吹吹海风,呼吸新鲜空气,眺望夕阳。

  刚刚过去的周末,市民老陈又来到了深圳湾公园,大海、飞鸟、野花、游人都被他拍进镜头里,“蓝天白云,阳光明媚,迎面的海风吹来,令人心旷神怡。”

  五一假期中,深圳湾公园共接待市民游客590000人次,是全市公园中最多的。

  每当潮水退去,青脚鹬、白鹭、鸬鹚、凤头潜鸭等鸟类就会来到深圳湾滩涂上觅食,其中还有“鸟中大熊猫”黑脸琵鹭。

  每年有10万只以上的候鸟在此停歇和越冬,是市民亲水、观鸟的绝佳去处。

  在一座大城市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一栋栋“亿元楼”,和红树林滩涂上闲适的水鸟两相对望,构成这座城市最独特的风景。

  发展与环境的两难命题,深圳总能给出一个巧妙回答。

  曾经的茅洲河,水体乌黑如墨。如今,一片片九品香水莲漂浮在清澈的河水上。

  大沙河过去杂草丛生,河道坑洼积水。现在两岸风光秀丽,有了深圳“塞纳河”的美名。

  严重黑臭的深圳河,摇身一变,成了珍稀候鸟的栖息地。

  经过三年治理,截至2019年底,茅洲河、深圳河、大沙河等五大河流考核断面水质已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Ⅴ类标准;深圳310条河流中的159个黑臭水体、1467个小微黑臭水体已全面消除。

  深圳还有着全珠三角都羡慕的好空气。

  2019年,深圳只有9个灰霾天,PM2.5年均值下降至24微克/立方米,是2006年有监测数据以来,首次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第二阶段标准。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9,连续7年排名前10,在珠三角地区排名第1。

  西丽生态公园、人才公园、仙湖植物园你都打过卡了吗?

  深圳不仅有78816.39公顷的森林面积、高达39.78%的森林覆盖率,还达成了“千园之城”的成就。

  这意味着只要你走出门,500米内可达社区公园,2公里内可达城市综合公园,5公里内可达自然公园。住在深圳,就像住进了公园里。

  在2025年前,深圳将建成1000公里碧道。一条条碧道,将把青山绿水的诗意,与现代化城市生活勾连在一起。

  深圳是年轻的城市,却也是一座适合“养老”的城市。

  在福田地铁站,69岁的张先生第一用深圳智慧养老颐年卡刷卡进闸,享受到老年人免费乘车优惠。

  这比过去找工作人员核对年龄,走专用通道要快捷不少。

  目前,已经有30万深圳老人办理了颐年卡,其中三分之一是非户籍老人。

  颐年卡只是一个载体,它所装载的,是深圳日益丰富的养老服务和优惠。

  老了以后,还想散散步,看看风景。

  深圳的老年人可以免费进入全市各公园,免费进入市政府投资建设各旅游景区,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和轨道交通。

  在社区就能吃上热腾腾的饭。

  全市已建成长者饭堂和助餐点149家,户籍老人可以享受优惠折扣,咀嚼机能不好的老人还可以下单特制的饭菜。

  有一天走不动路了,也有人照料。

  深圳获批成为全国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越来越多。

  符合规定的户籍老年人可享受居家养老消费的优惠和补贴,包括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服务、日托服务、心理咨询等。

  深圳还上调了高龄老人津贴发放标准,月发放津贴从100元至500元提升到200元至1000元,惠及全市12.9万老人。

  张先生退休后回到深圳居住。他说,现在深圳的老年人优惠政策一年比一年好,“回到深圳感觉很有安全感,福利越来越好,很适合养老。”

  幸福感,往往来自于安心。世事无常,完善的养老和兜底保障机制,是一座城市能给每个市民的安全感。

  深圳福田南华社区长者食堂。政府为老人补贴近一半餐费,一顿15元的午餐,政府补贴7元,个人仅需支付8元。

  深圳低保标准提升至1160元/人/月,属全国最高水平。

  2019年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8.5万人次,并借助新技术,为880余名流浪乞讨人员成功寻亲。

  疫情期间,深圳对困难群体、特殊群体伸出援手,累计发放救助款6718万元,3个救助站和46个临时庇护点向所有人开放,形成应急救助网络。

  民生兜底保障网正越织越密。无论你遇到怎样的困顿,深圳都不会让一个人掉队。

  要成为一座幸福之城,深圳也有短板,主要是教育和医疗资源短缺。

  而深圳正在全力修复这些BUG。

  2012年以来,四大权威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深圳大学国际排名每年上升超过100名,国内排名每年上升超过10名,进入“全球进步最快大学”行列。

  成立不到10年,南方科技大学拥有三个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录取分数线超越中山大学。

  第一所中俄合作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落地,首批中俄联合培养研究生已经毕业。

  深圳技术大学诞生,首年独立招生即进入广东省理科前十,师生团队获多项国际、国内设计大奖。

  ……

  在深圳上大学,已经成为了一个富有吸引力的选项。

  越来越有国际范的不仅是深圳教育,还有深圳医疗。

  在对抗新冠肺炎疫情当中,世卫组织将深圳疫情防控策略作为经典案例,深圳市三院的60台呼吸机、5台ECMO让世卫专家惊叹。

  截至5月27日,深圳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462例,死亡3例,住院病例清零,没有医护人员感染。

  2019年,是深圳实施“医疗三名工程”五周年。累计引进五批共245个高层次医学团队,挂牌成立10家名医诊疗中心(名诊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深圳大学总医院、宝安纯中医治疗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等多家实力不俗的医院相继开业。

  前不久引发关注的报道《打开一个被折叠的人》,主人公正是深大总医院骨科学科带头人陶惠人教授。

  他在国内最早开展了全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脊柱侧凸,是国内开展全脊椎截骨技术治疗极重度脊柱侧后凸例数最多、效果最好的专家之一。像报道中的案例一样,许多贵州、甘肃、云南的脊柱骨病患者慕名来这里治疗。

  目前,深圳全市社康机构总数达到692家,基本实现“每个街道有1家区域社康中心、每个社区有1家社康机构”。

  截至2019年10月31日,深圳全市有全科医生4004名,每万名居民全科医生数为3.08名。

  未来,每一个人孩子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有机会报读家门口心仪的一流学府;90%的普通疾病,在家门口就能看好,家庭医生随时守护你的健康,遇上重病,也有顶级专家坐镇。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给这个年轻的城市一点时间,它一定能还你一个学有优教、病有良医的未来。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南茶北种”富农家

  • 北疆文化系列专题片:团结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中药资源团队在开展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和广西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中,发现石山油桐、美脉假糙苏、线叶度量草、广西割舌树、洞生香草、广西肺筋草6种高等植物新物种。
2024-04-17 09:10
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这一最新调查数据意味着什么?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30%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相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仍有不小差距,未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还有哪些挑战?
2024-04-17 09:39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2023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39.6%,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连续五年稳步提高。
2024-04-17 09:38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共同的期盼。
2024-04-17 09:38
中国科协16日发布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比2022年的12.93%提高了1.21个百分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呈现提速增长趋势。
2024-04-17 09:37
施工人员在做桥梁前移施工准备。呼兰河上,桥墩破冰器分外醒目;庆安制梁场的智能化保温棚内,一榀榀桥梁在蒸汽中凝固成型;哈伊高铁全线建成通车后,将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出行需求,为加快建设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贡献力量。
2024-04-17 09:49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树涛、副研究员时连鑫团队研发出新一代针对黏性渗出液,如糖尿病足渗出液的单向导液伤口敷料。该研究为高黏性渗出液引起的伤口愈合困难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医用敷料、渗液管理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2024-04-17 09:40
作为一种新兴的林业信息化科技创新手段,智慧林业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指导与管理。回顾智慧林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智能化革新已经成为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2024-04-16 10: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同时强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从内涵及本质要求来看,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4-04-16 10:14
在15日举行的2024春季核能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廷克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商运核电机组共55台,总装机容量5703万千瓦,仅次于美国、法国,位居全球第三;在建及已核准核电机组38台,总装机容量4480万千瓦。
2024-04-16 09:50
最近几年,每隔一段时间,在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张冲就会发一个朋友圈。出于对新发现的严谨,团队决定与突变印记领域资深学者、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教授Steven G. Rozen联系,进一步扩大合作。
2024-04-16 09:50
这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我国深海探测将以“梦想”号为重要平台,构建深海地质地球物理探测和钻探技术装备体系,为人类认识、保护、开发海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04-16 09:47
创造一个超大深冷“冰箱”,提供20K(开尔文,20K即零下253摄氏度)以下甚至2K(零下271摄氏度)的超低温环境,并保证百瓦级到万瓦级连续稳定工作——大型低温制冷装备凭借这一能力,被称作“超级低温工厂”。
2024-04-15 14:25
本工作中,研究团队在前期光热电探测器相关工作的基础上,在具有长波红外吸收能力的柔性聚酰亚胺衬底上构建了碲基热电异质结薄膜,制备出可集成、柔性、可穿戴长波红外光热电探测器。
2024-04-15 09:31
4月13日至14日,第十三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暨2023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在苏州举行,展示了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沿。
2024-04-15 10:23
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凭借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多媒体、虚拟现实、计算机视觉、大规模人工智能系统等领域的贡献,荣获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
2024-04-15 09:25
不只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海光源、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等大科学装置的运转也离不开大型低温制冷装备。
2024-04-15 09:24
随着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建成并投入商运,我国高温气冷堆产业链已初步形成,具备产业化推广条件。
2024-04-15 09:23
4月13日至14日,第十三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暨2023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在苏州举行,展示了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沿。
2024-04-15 02:25
4月12日,由该院自主研制的130吨级可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圆满完成两次起动地面点火试验。至此,这台发动机已完成15次重复试验和30次点火起动,累计试验时长突破3900秒,重复试验次数突破我国液体火箭主发动机试验次数纪录,为后续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飞奠定基础。
2024-04-15 02: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