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深圳> 要闻 > 正文

深圳战疫的科技力量

来源:深圳发布2020-05-19 19:0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5月19日,深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同深圳发布举行疫情防控系列新闻发布会,深圳市科创委主任梁永生介绍了科技力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副院长吕建成、迈瑞医疗常务副总裁吴昊、华大集团执行董事朱岩梅、比亚迪总裁办公室主任李巍等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深圳战疫的科技力量

  依托创新产业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深圳力量”“深圳智慧”

  深圳依托强大的创新产业支撑,为全省、全国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深圳力量”“深圳智慧”。深圳市科创委主任梁永生在发布会上介绍说,深圳成立由市政府相关部门和科研主体组成的联合科研攻关组,专职协调和推进解决科研攻关存在的各类问题和需求,并迅速调配2亿元财政科技专项资金,在全国率先发布悬赏工作方案。此外,深圳采取多项举措激励科技人才担当作为,解决科研人员后顾之忧。对租用深圳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持有的政府物业的各类创新主体,一律免除2个月租金,减免租金金额达3443.8万元。

  深圳科技力量体现在多个方面:

  第一方面,病原学研究取得积极进展。深圳率先在病患粪便中检测出病毒阳性,提示粪口传播可能性;

  南方科技大学牵头使用冷冻电子显微镜,在国际上首次观察到经灭活后的新冠病毒真实形貌,为识别新冠病毒的感染过程及临床治疗研究奠定超微生物学结构基础;

  深圳市三院、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团队首次描述了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大体肺脏病理变化,为深入了解发病机制和严重程度提供依据。

  第二方面,检测诊疗水平持续提升。华大基因率先研制的快速检测试剂盒,首批通过国家药监局应急审批并最早投入使用,已生产试剂盒逾2000万人份。华大智造两款高通量样本制备系统获药监局批准上市,已为全球临床核酸检测实验室提供761台套系统,其中国内138台套。较早成功分离出新冠肺炎病毒毒株,启动康复者血清抗体研究,率先推出“深圳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在疫苗研发方面,同步开展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的研发,部分疫苗项目进入动物试验阶段。

  第三方面,发挥创新先发优势,借助新技术为疫情防控赋能。依托疫情大数据分析系统,对交通、通讯、人口等海量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准确预测来深人流“潮汐”,让疫情防控更科学、精细、智能、可追溯。

  “黄田田”义警机器人、“建国”警用巡逻机器人、“夸父”无人配送车、“太赫兹+红外”一体化人体安检测温系统、智能测温和定位手环等“黑科技”,纷纷亮相各交通站点检疫、密集场所测温、居民生活物资配送等应用场景,成为防疫战线一支高科技主力军。

深圳战疫的科技力量

  梁永生表示,经过各方面艰苦努力,疫情防控总体态势积极向好,但要最终降服病毒,科研攻关仍需拿出更多“硬核”成果。面对疫情,深圳将继续综合施策,助力各类创新主体健康发展,以更前瞻的眼光、更务实的举措,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为抗击疫情贡献深圳力量。

  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落地 超4万台呼吸机监护仪驰援海外

  疫情期间,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发挥学科交叉、集成创新优势,不仅17支团队参与到这场抗疫攻坚战中,攻关领域涉及大数据防控、药物筛选、快速检测、预防消杀等多个方面,还成功联合牵头获批了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发挥工研院优势、切实助力疫情防控。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副院长吕建成介绍,4月28日,深圳先进院、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联合牵头建设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落地深圳,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补齐高端医疗装备短板,填补学术与产业鸿沟,着眼解决企业技术瓶颈。这是深圳首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也是我国医疗器械领域唯一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仅疫情期间,创新中心成员单位深圳迈瑞及上海联影等行业龙头驰援武汉支援全球,已累计向海外提供超过4万台呼吸机、监护仪、CT和移动DR等医疗设备,同时联动全球专家开展近百场线上研讨,与来自118个国家的数万名医护共享中国经验。

深圳战疫的科技力量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副院长吕建成介绍,深圳先进院作为深圳首个科研“国家队”,充分发挥工研院优势,组织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团队,协同医院、防疫部门、相关企业联合攻关,产学研各方紧密配合。数字所尹凌团队联合李烨团队,根据疫情的发展情况,分别在疫情早期、限流时期,及复产复工前期利用大数据建模,对输入性确诊病例数、深圳市返程人流、外来输入风险、复工疫情发展、公共交通出行影响及干预措施效果等进行了模拟与预测,为广东省及深圳市疾控中心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在疫情回落期,李烨团队通过可穿戴设备持续监测出院的新冠愈后患者心肺功能相关的体征信息,实现心肺功能监测与评估、睡眠质量分析、康复管理等。团队已经部署非接触式心率呼吸记录仪600余套为武汉和深圳治愈出院的部分新冠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支撑了医疗机构跟踪管理的业务需求。

深圳战疫的科技力量

深圳战疫的科技力量

  提供抗疫“武器” 迈瑞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中国方案全球共享”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呼吸机、监护仪、输注泵、便携超声等设备是医务人员在火线科室使用的最重要的武器。从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到武汉同济、协和,北京小汤山二期,地坛医院,再到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定点收治医院,迈瑞在这些医院大量装机,同时捐赠了3300万医疗设备给武汉的医院。迈瑞医疗常务副总裁吴昊介绍说,在俄罗斯,迈瑞是俄版火神山医院的主要设备供应商,为其提供3000多台设备,包括医院所需要的所有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超声等。自今年三月疫情在海外爆发以来,迈瑞已收到来自超过100个国家的抗疫设备需求。截至目前,迈瑞向全球发货了二十几万台设备,其中发往海外的就有超过10万台。

  除了提供抗疫设备,迈瑞举行了数十场网络交流研讨会,请国内医护专家分享实际的经验给世界各地的医生。全球超过140个国家和地区的数万医护人员都在迈瑞的在线分享中获得非常实用的专业经验,真正实现了“中国方案全球共享”。

深圳战疫的科技力量

  华大“火眼”实验室迅速建成 全国完成超过80万人份核酸检测

  在此次新冠疫情中,“病毒核酸检测”是临床确诊和患者康复出院的“金标准”,尤为重要。华大集团执行董事朱岩梅介绍,华大凭借20年参与全球传染病防控的技术积累和经验,在核酸检测需求激增之时,集成创新,打造了一套高通量的核酸检测一体化解决方案——“火眼”实验室,为新冠疫情应对拉起了一道坚实的科技抗疫防线。

  目前,“火眼”实验室已于武汉、深圳等国内12个城市迅速建成启用,全国完成超过80万人份的核酸检测,日通量最高时达7万人份。

  “火眼”实验室的核心装备是华大智造研发的自动化核酸提取仪,以及华大基因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目前,试剂盒已陆续获得了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加拿大的相关认证,近日也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应急使用清单(EUL),体现了WHO对产品质量的认可和肯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WHO诊断技术评估合作中心FIND的报告显示,在检测限方面,华大的单靶点试剂与双靶点试剂相比,具有更高灵敏度。在临床分析性能方面,华大核酸检测试剂盒在所有国内参评企业中特异性最好。

  目前,华大的试剂盒已驰援至160余个国家和地区,国际订货量已达到两千万人份。此外,由华大、万科、松禾资本联合发起的公益组织——猛犸基金会,已向20余个国家和地区捐赠了试剂盒等“火眼”核心设备,为全球疫情防控持续提供了科技援助。

深圳战疫的科技力量

  3天出图纸10天出产品 比亚迪24天转型成全球最大口罩生产商

  在国家防疫任务艰巨的时期,在人民迫切需要口罩的时候,比亚迪公司总裁王传福提出:“作为中国制造业的一个代表,我们应该站出来,动用一切力量援产口罩、消毒凝胶等防疫物资。”依托公司创新的研发能力,和强大的制造实力,比亚迪实现了“3天出图纸、7天出设备、10天出产品、24天后单日产量达500万片”,跑出了“深圳速度”,完成了最快、最高效的援产,短短24天就成为全球最大的口罩生产商。

  在产品品质方面,比亚迪从产品设计、制造工艺和品质管理等多方面狠下功夫,多项口罩品质检测结果远远高于行业标准,使得比亚迪相关型号的口罩能够快速地通过中国、欧洲、日本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认证和测试。比亚迪总裁办公室主任李巍介绍说,在口罩供应方面,2月至4月期间,比亚迪自产的最早一批口罩主要捐往了湖北、广东、湖南、陕西的医院、交警等抗疫一线。截至目前,比亚迪已累计捐赠口罩超过1000万只。同时,比亚迪帮助华为、腾讯等大中型企业复工复产,并且以政府援助及“健康包”的形式,发往日本、俄罗斯、匈牙利、新西兰等50个国家和地区,为当地华人华侨提供急缺的医疗防护。

  4月下旬,在国内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口罩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比亚迪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针对国外口罩需求,新增生产专线,供往意大利、日本、塞尔维亚等国家和地区。截至5月10日,比亚迪口罩日产量达五千万只,且还在以每天100万~300万只的速度扩产。预计五月,比亚迪将出口口罩10亿只。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山东畅通煤炭运输保供应

  • 老街故事·抚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4-04-19 11:08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用性技术,才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释放出驱动创新的力量,也才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04-19 02:45
自生成式人工智能(AI)程序,如ChatGPT发布以来,何时及如何利用它撰写研究论文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2024-04-19 10:08
4月19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项阻断蚊虫传播传染病的新策略。
2024-04-19 10:07
量子光源芯片是量子互联网的核心器件,可以看作点亮“量子房间”的“量子灯泡”,能让互联网用户拥有进行量子信息交互的能力。
2024-04-19 09:50
在山西省翼城县,通过政府搭台,构建科企合作机制,普查新发现的爆裂玉米种质资源“珍珠玉米”加快了品种开发步伐。
2024-04-19 09:48
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有关政策。“我国新型低空飞行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特别是信息通信、北斗导航、高精导航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一些企业的自动驾驶技术也不断进步。
2024-04-18 10:17
2022年底,清华环境研究院携手苏州嗨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基于无人机的挥发性有机物精准溯源技术。”  截至目前,清华环境研究院已经取得了600多项知识产权,通过技术作价入股方式转化了30多项清华大学专利,形成了25支研发团队、51家孵化公司。
2024-04-18 10:16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爆火,引发了人工智能领域新一轮的科技竞赛。“大模型为通用机器人提供强大的能力,人工智能可以将运算、感知、认知、决策、创造等各类智能集成应用在机器人平台上。
2024-04-18 10:14
“总体来看,今年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等科技前沿领域,以及碳达峰碳中和、医疗健康、清洁能源等民生科技领域。“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突出成效体现为‘六个创新跃升’和‘五个全球前列’。
2024-04-18 10:11
新能源目前主要指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以及二次能源如氢能等。风和光都是自然资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2024-04-18 10:10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中药资源团队在开展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和广西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中,发现石山油桐、美脉假糙苏、线叶度量草、广西割舌树、洞生香草、广西肺筋草6种高等植物新物种。
2024-04-17 09:10
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这一最新调查数据意味着什么?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30%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相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仍有不小差距,未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还有哪些挑战?
2024-04-17 09:39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2023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39.6%,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连续五年稳步提高。
2024-04-17 09:38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共同的期盼。
2024-04-17 09:38
中国科协16日发布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比2022年的12.93%提高了1.21个百分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呈现提速增长趋势。
2024-04-17 09:37
施工人员在做桥梁前移施工准备。呼兰河上,桥墩破冰器分外醒目;庆安制梁场的智能化保温棚内,一榀榀桥梁在蒸汽中凝固成型;哈伊高铁全线建成通车后,将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出行需求,为加快建设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贡献力量。
2024-04-17 09:49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树涛、副研究员时连鑫团队研发出新一代针对黏性渗出液,如糖尿病足渗出液的单向导液伤口敷料。该研究为高黏性渗出液引起的伤口愈合困难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医用敷料、渗液管理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2024-04-17 09:40
作为一种新兴的林业信息化科技创新手段,智慧林业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指导与管理。回顾智慧林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智能化革新已经成为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2024-04-16 10: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同时强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从内涵及本质要求来看,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4-04-16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