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全链条节粮减损 耕耘好“无形良田”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内蒙古> 时事要闻 > 正文

全链条节粮减损 耕耘好“无形良田”

来源:内蒙古日报2024-04-11 18:32

  在兴安盟,“分散储粮”正在向“集中储粮”转变,2023年节损粮食约4亿斤,相当于省出一个产粮大县。在通辽,精深加工助力节粮减损,一粒玉米玩转“72变”,除了做饲料、榨油外,还能变成苏氨酸、亮氨酸、甘露糖、硬葡聚糖等120多种高附加值产品。内蒙古578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帮助农户及时清理、及时烘干、及时销售收获的粮食,大幅减少了粮食损失。

  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要端稳“中国饭碗”,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增产与减损并行,耕耘好“无形良田”。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弘扬节约光荣风尚,推进全链条节粮减损,健全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挖掘粮食机收减损潜力,推广散粮运输和储粮新型装具。完善粮食适度加工标准。大力提倡健康饮食,健全部门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国之根基在民,民之命脉在粮。内蒙古瞄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节约减损取得实效,为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多措并举,以珍惜之心面对一粥一饭

  夜幕降临,呼和浩特市的大街小巷升腾起浓浓的“烟火气”。

  在一家餐饮酒店内,饭香扑鼻、佳肴满桌。用餐完毕的顾客,正在服务员的帮助下打包剩菜。

  “我们积极提倡‘光盘行动’,提示顾客适量点餐、剩菜打包,还通过成本核算,让每一道菜的量降下来,标准提上去,在保证消费者吃好的同时坚决不浪费。”呼和浩特市天赋盛宴餐饮酒店总经理刘宏说,“我们是宴会酒店,过去办宴会,每桌的菜量大,顾客吃不完容易造成浪费。今年酒店尝试把每桌菜的总量降一下,把花样变得多一些,满足消费者更多选择。”

  “吃多少,点多少,光盘行动从我做起”“爱惜粮食,人人有责”“勤拿少取,杜绝浪费”……如今,在内蒙古大大小小的餐馆里,随处可见节约粮食的宣传标语,爱惜粮食成为“新食尚”,适量点餐、剩菜打包已经成为很多人外出聚餐的消费习惯。

  坚决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近年来,内蒙古通过立标准、建制度,强监管、严执法,广宣传、重引导,分门别类制定措施,打出一套制止餐饮浪费“组合拳”,通过舆论引导、积极倡议等“软引导”与压实餐饮企业主体责任、规范食品经营行为等“硬约束”并重的方式,持续加强节约粮食、制止餐饮浪费工作。

  为了压实平台责任,强化行业自律,市场监管部门向“美团”“饿了么”等网络订餐平台及经营者倡议,倡导理性、绿色消费理念。指导落实制止餐饮浪费相关工作,鼓励网络订餐平台上线多样化的线上销售外卖功能模块,推出单人套餐或多人套餐等多品类外卖餐食供消费者选择,引导消费者合理点餐。

  近日,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批准《学校食堂餐饮节约规范》《机关食堂餐饮节约规范》2项自治区地方标准制定项目快速立项,更好发挥标准支撑作用。这2项自治区地方标准,涵盖学校、机关食堂餐饮节约的基本要求、过程控制、宣传教育、监督与评价等内容,将实现餐饮节约效果可监测可评价。

  在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下,新举措正在强力刹住餐饮浪费行为。内蒙古还建立起“红黑榜”机制,向社会公布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发现的正反典型,激励各餐饮单位和消费者从自身做起,理性消费、杜绝浪费。截至目前,全区共发布“红黑榜”4期,红榜上榜餐饮单位516家,黑榜上榜餐饮单位288家。

  不弃微末,以科技力量守护一米一粟

  每年秋天,机收减损都会成为沃野上“抢粮夺丰收”的重要一环。

  在内蒙古重要的小麦产区巴彦淖尔市,去年秋收期间,提前组织各地做好机手培训、机具准备和检修等工作,确保农机具和机手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农业生产,充足的机械有效保障机械化收获需求,小麦机收率达到100%。

  在去年秋收关键时期,赤峰市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意识,组织各级农牧部门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对秋粮机收减损技术进行大力宣传讲解,使机手、农牧民充分掌握技术要点,确保秋粮机收损失率稳定在国家、自治区规定的范围以内。

  减少粮食生产过程中的损失和浪费,是遏制食品浪费的第一道关。自治区农牧厅将主要粮油作物机收减损列为农机化重点工作,精准制定机收减损工作方案,大力开展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指导意见和安全生产宣贯,引导农户和农机手因地制宜选择收获时机、适合机具和机收方式,千方百计减少损失。

  从加快农机具更新、减少机收损失到提供烘干服务、减少坏粮风险,再到推广智能粮仓、降低储粮损耗,节粮减损让端牢中国饭碗更有底气。

  每天早晨8点,赤峰市巴林右旗城镇粮食储备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周丽芳都会准时对政策性粮承储仓库进行一次大“体检”。周丽芳大约会花上一个半小时来通过信息化监管平台和实地巡检,查看粮食温度、仓房湿度及粮情是否异常。

  “我们严格执行‘每日巡查、每周测查、每月检查,危险粮天天查和风雨雪天随时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粮食安全储存。”周丽芳告诉记者。

  巴林右旗城镇粮食储备有限公司是自治区认定的政策性粮食储备企业,承担着国家、地方储备粮承储任务。在周丽芳身后是形似集装箱的12栋标准化平房仓,每栋长45米,一栋栋整齐排列,总仓容可达6.5万吨。

  科技支撑,让粮仓越来越“智慧”。据了解,通过推进仓储设施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的升级换代,内蒙古仓储设施标准化、技术装备现代化、储粮管理规范化水平稳步提升。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让节约成为另一种方式的“增产”。内蒙古积极推动粮食生产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型,有效提高节粮减损能力,着力耕好节粮减损这块“无形良田”。(记者 韩雪茹 李国萍)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成都老茶馆档案里的时代与家国

  • 共融共享共发展——多彩贵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作为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引领带动了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2021年1月,阜航麦1号正式获得安徽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证书,成为安徽省首个利用航天诱变技术自主育成的小麦新品种。
2024-05-10 09:33
(记者宋晨)5月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智慧天网一号01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智慧天网一号01星作为我国首颗中轨宽带通信卫星,包含技术验证A星与配试B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
2024-05-10 09:33
近日,该所作物基因编辑技术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合作,建立了首个黍稷遗传转化体系与基因组编辑系统,并发布了目前最高质量的黍稷参考基因组,为未来黍稷的分子育种和培育突破性品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2024-05-10 06:40
生态保护补偿是指通过财政纵向补偿、地区间横向补偿、市场机制补偿等方式,对按照规定或者约定开展生态保护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补偿的激励性制度安排。
2024-05-10 06:40
在诸多产业领域,尤其是人工智能、未来产业等新赛道,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正加速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他们大展拳脚、加速奔跑,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澎湃力量。
2024-05-10 06:40
大食物观要求从人民群众需求出发,统筹各类食物资源,协调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让老百姓不仅能“吃得饱”,还能“吃得好、吃得健康”。
2024-05-10 06:40
为更大规模的国产光电集成芯片和移动终端射频滤波器芯片的发展奠定了核心材料基础。
2024-05-09 09:03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从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历程看,许多国家经历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后,传统产业资源、能源成本快速增加,低成本竞争力逐渐衰弱。
2024-05-09 05:50
日前,文昌航天发射场(以下简称“文昌发射场”),再一次令世人瞩目。站在这片生机勃勃的航天热土上,凝望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托举嫦娥六号奔月的壮美轨迹,人们挥舞国旗、高声呐喊,满眼皆是对星辰大海的美好向往。
2024-05-09 05:40
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南繁基地是我国农业科研和种业振兴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为落实中央关于种业振兴重要部署,今年发布的《国家南繁硅谷建设规划(2023—2030年)》明确,
2024-05-09 05:30
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是种业振兴市场净化行动的核心环节。围绕种业振兴和产业发展所需,崖州湾科技城用好用足海南自贸港优惠政策,全力探索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推进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知识产权特区建设。
2024-05-09 05:30
制作“数字人”时,仍需谨慎应对社会伦理和个人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AI技术的滥用所带来的犯罪问题。
2024-05-08 16:52
图像识别、智能助手、虚拟人、文生视频……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让人们进一步向智能时代迈进。该系统可以为“3D+AI”研究提供真实、精细的高质量三维数据,解决目前该研究领域高精度三维数据不足的问题,为AI模型生成更高质量的视频提供实时、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数据支撑。
2024-05-08 10:38
外科医生近日将一个大鼠胚胎的肾脏组织移植到另一个大鼠胚胎中。在出生前移植一个器官,可以使其和胚胎一起生长发育,这样器官在胚胎出生时就能发挥作用,并降低排异反应风险。
2024-05-08 10:37
近日,爱因斯坦探针(EP)卫星任务发布了首批在轨科学探测图像。袁为民安排他担任“项目经理”,任务是完成2022年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抓总研制的“力箭一号”火箭发射的“龙虾眼X射线成像仪”(LEIA)试验。
2024-05-08 10:35
目前,提高铝合金耐热性能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提升析出相的热稳定性;二是引入高稳定性的陶瓷相纳米颗粒。为此,何春年团队提出并通过“界面置换”分散策略,制备了5纳米级氧化物弥散强化铝合金。
2024-05-08 10:30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刘兴国团队与合作者,首次发现线粒体可使用细胞质标准密码翻译第14个功能蛋白,打破了传统观点认为的线粒体基因只翻译13个蛋白的定律。教科书上写明哺乳动物的线粒体基因组包含37个基因,其中13个编码信使核糖核酸翻译为蛋白质、22个编码转运核糖核酸、2个编码核糖体核糖核酸。
2024-05-08 10:28
如果未来人类想在火星上生活,可能需在驻地种植作物。实验结果显示,与在同一地块只种植一种作物的单作相比,间作的番茄产量显著提高,但胡萝卜产量却明显降低,豌豆的产量则没有太大不同。
2024-05-07 10:08
乌鸦、黑猩猩、大象和其他许多鸟类与哺乳动物的行为方式表明它们可能有“意识”。该宣言指出,对于可能有意识体验的动物而言,人类在影响它们的决策中忽视这种可能性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2024-05-07 10:07
世界经济论坛官网近日报道指出,为让人工智能(AI)发挥其变革潜力、提高生产力水平及社会福祉,人类必须确保它可持续地发展。这一愿景面临的核心难题在于,随着算力和性能的不断提升,能耗也在快速增长。
2024-05-07 10:0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