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南> 要闻 > 正文

种菜“上网”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2023-03-16 14:25

  浇水不湿手,种菜不下田,丰收不问天——这些充满“不可能”和“混搭感”的场景,如何变得“合情合理”?

  答案是:用AI(人工智能)种菜!

  在温光水气肥高度可控的植物工厂内,草莓、番茄、生菜晒着最适宜生长的人工光、喝着最“对胃口”的营养液,种菜人不必亲临现场,通过深度相机、电子传感系统等便能与植物“在线相见”,再根据植物实际长势和算法模型,像“炒股”一样,在操作系统中调控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及营养液等,让植物哪怕外界严寒酷暑、刮风下雨,都能获得适宜的生长环境。

  “随着农业传感器、机器视觉、知识图谱、决策模型等技术的快速发展,AI在农业上的应用正在铺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印遇龙说,“智能技术手段可以改善农民的工作条件,彻底颠覆传统的农作方式,代表了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未来已来。

  人能与植物对话

  郑建锋是一名“90后”,在中国农业大学度过了本科、硕士、博士时光,如今在该校农业农村部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

  你猜,他的专业课有哪些?

  “我们要学农业建筑学,类似于土建专业,因为涉及盖温室;要学植物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植物生理、无土栽培都会涉及;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温光水气肥,每一个环境因子都是一个学科方向,比如传热学、光生物学、水利科学、流体力学、营养液管理,等等。”郑建锋介绍,“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我们专业也在与时俱进,加入了大数据、云计算、编程、单片机等课程。”

  为什么研究种菜,也需要学习编程?

  靠天吃饭,一句话道出农业生产对环境的依赖。而农业发展的方向,就在于通过调控和改善生物生长环境,使动植物、微生物的生长向着对人类有利、满足人类需求的方向发展,使农业产量、品质更加稳定可控。而当我们能通过AI调节温光水气肥,通过算法模型辅助种植养殖策略,就相当于给了动植物适宜不同生长阶段的“智能太阳”“贴心食粮”“及时雨”……

  智能装备和技术,也将成为“新农具”。

  眼下,郑建锋正带着实验室另外5位师弟师妹,参加拼多多和光明母港携手举办的第三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比赛规则颇为新颖:4支入围决赛的队伍,在同一规格的集装箱植物工厂内,“远程”种植同一品种的生菜,90天后,产量高、能耗低、品质好、算法优者便告获胜。

  由于生长在集装箱内,这些生菜“不见天日”,但参赛者通过调节红黄蓝光光谱、形成“光配方”,可以让生菜“吃饱喝足”、茁壮成长。“这是国内首次举办完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种植比赛,甚至在国际上也尚属少见。”多多农研项目负责人说。

  操作方式也很新奇,不湿手也不沾泥,参赛者只需在远程控制系统中调整各项设置,便能遥控集装箱内部环境。

  研究视觉模型的、负责营养液调配的、主管生长和生理信息检测的、设计植物巡检机器人的……“大师兄”郑建锋组的这支队伍,人人独当一面,合起来便很“全面”。

  “我们的参赛策略,就是‘与植物对话’,它之所需,我之所予。”郑建锋说。

  通过立体成像的深度相机,逐日采集生菜的生长和生理数据,除了能更精确地测量个头变化,还能通过每天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测算它的光合速度。

  “‘与植物对话’本质上是一套智能环控系统,通过采集分析植物的生长和生理信息,我们就了解了植物;再通过模型比对和预测,就知道了它的长势快慢、生理需求,从而判断下一步要给它什么样的环境条件,看营养液该怎么配比、光配方该怎么调整、该多给点水还是少升点温,辅助种植决策。”队员杨浩说。

  在南极也能种菜

  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所及信息所的青年专家何立中、王虹、钱婷婷等6人组成的另一支参赛队伍,有一个亮眼标签——曾指导我国科考队员在南极种植蔬菜。

  南极极端恶劣的环境,以及极昼极夜过渡的特殊情况,让“吃上新鲜蔬菜”长期以来成为科考队员们遥不可及的梦。而这个梦,几年前成真了。

  2014年、2015年,南极长城站、中山站相继建成温室。由于驻站人员多为科学家、医生等,鲜有种植经验,国家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上海崇明基地1:1建造了模拟温室,何立中等蔬菜学或园艺学博士在南极仿真条件下,教科考队员如何在极地种菜。

  “种什么菜、怎么能种得好,都要根据极地不断变化的情况,动态调整种植策略、种植方案。我们会选好种子,分门别类配好肥料,让科考队员带着出发。”何立中说。

  在南极温室,驻站人员遇到种植难题,也会将蔬菜图像及生长数据传回崇明温室内,由何立中等人诊断分析,提供“保姆式”指导。

  得益于这种不受外界影响、环境因子可控的植物工厂种植模式,身处“生命禁区”的科研工作者,也吃上了番茄、黄瓜、茄子、青菜,成功收获过西瓜、草莓,还“点过菜”,请专家们指导种植营养丰富、采收周期短的西蓝花芽苗菜。

  集装箱也好,南极温室也好,都属于立体植物工厂,像超市货架般一层层、“肩并肩”地种植植物。把农业“竖”起来,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种植收益,也折射出植物工厂的“天生追求”——降本增效。

  植物工厂的成本,主要在能耗、人工和设备折旧三方面,其中,为植物生长提供光照、温度的电能成本占大头,这也就成了降成本的重点。

  “比如一个叶片,它截获了多少微摩尔的光,光又让它产生多少毫克的糖,糖再转化成多少毫克的淀粉,这中间的转化过程就是它的机理,我们通过数学方式把机理过程描述出来,就形成了植物生理模型。”钱婷婷说,“能不能投入更少的光产出更多的生物量,提高光能利用效率,把耗电量压减下来,是团队技术水平的重要体现。”

  相对于大田种植,目前植物工厂的种植成本还是较高,所以更适合种植生长发育较快、附加值高的植物,比如高品质水果、药用植物。

  “由于植物工厂的环境封闭,外界病虫害进不来,所以没必要打农药;并且,由于生产过程可控,可以人工调节营养成分,生产适合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肾病患者等有特殊需求人群的蔬菜。”王虹认为,安全、高品质是植物工厂种植模式的优势所在。

  新农人的变与不变

  “这些用AI种菜的青年专家、‘90后’博士是典型的‘智慧新农人’。他们理念先进、创新意识强、有知识有梦想,能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助推我国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单杨说。

  科研院所、实验田间,一批批专家学者、博士硕士正研究如何种菜,而当他们取得研究成果、探出一条新路交给农民时,农业生产的门槛就会越来越低,前景越来越广。

  “智能环控是一种通用技术,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深度学习等技术以及传感器等设备性能的进步,AI种菜会越来越靠谱,能自己制定和调整种植策略,使用起来更加便捷。”郑建锋说,现在已经出现了微型人工气候箱,能满足都市人“阳台种菜”的需求。

  不再“靠天吃饭”,那么祖祖辈辈口传心授的“四时歌”、经验之谈,就不再有价值了吗?

  几位新农人异口同声地否认。

  “我们的模型就是基于数据、基于经验构建的,很多老农凭经验就能把地种得很好,我们研究的就是这种经验背后的机理,经验也是AI学习的养料。”钱婷婷解释。

  现阶段,AI可以成为农业生产强有力的辅助,但远不足以替代人。“一个懂算法、懂互联网技术的人,再加上一个有经验的农民,制作出来的设备或模型应该会很有优势。”郑建锋说。

  如果给未来的农民画像,应该是什么样?

  “未来,农民应该会成为一种时尚的职业,可以不下田,只需要在手机上操作,用数字化方式遥控多种智能装备从事农业生产。农民本人也并不一定要有农业专业背景,因为智慧农业的应用里面应当包含专家系统,遇到问题,相应的专家团队能够快速在线解决。”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志辉说,“虽然农民本人就是在线操作、按按钮,但他并不是流水线上的工人,而更像是工厂车间的生产经理,每个环节都可以找到最专业最合适的人来做,他扮演生产管理者的角色。”

  (记者王若辰 参与记者:刘芳洲)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抵达巴黎开始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

  • “五一”小长假看多彩中国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基于任意子的量子信息处理迈出了重要一步。
2024-05-06 18:11
近日,全球精度最高的月球地质图集由中国科学院在京正式发布,图集囊括月球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和演化历史,是探月工程取得的重大阶段性成果。与阿波罗计划时期的月球地质图相比,
2024-05-06 07:45
前不久,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首期站长培训班举办,来自全国各省份的132名乡村工作站站长参加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于去年启动建设,
2024-05-06 07:45
锻炼对身体有益似乎已是公认常识,但这其实是一个笼统的认知,人们对其分子层面的奥秘还不甚了解。
2024-05-06 09:30
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已持续推介发布20年,是农业科技推广标志性工作之一。
2024-05-06 09:30
研究发现,血管舒张能力受损可能会增加患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进而增加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
2024-05-06 09:30
近年来,国产科幻影视剧《流浪地球2》和《三体》火热“出圈”,获得全球关注。
2024-04-30 03:05
酚醛树脂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人工合成塑料,自诞生以来已经历了一个世纪。
2024-04-30 03:05
近日,云南农业大学盛军、田洋教授课题组突破核桃油抗氧化难题,研发出替代植脂末的核桃植物基奶粉,并实现成果转化和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食品工程学报》发表。
2024-04-30 03:05
有一个名字,总是让人心生自豪——广袤大地纵横驰骋,“流动的中国”以最直观的方式,将“中国速度”呈现给世界。
2024-04-30 03:05
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人工智能主题日”活动现场,多项人工智能领域前沿技术、数据要素、生态培育、产教融合、场景应用、监管治理等多方面成果精彩亮相,百余位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围绕大模型、具身智能、可信AI等国内外前沿热点话题展开讨论。
2024-04-30 03:05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近期推出的《科学教育提质正当时》系列报道,从师资培养、课程设置、资源建设等多方面,对如何更好进行中小学科学教育展开了持续讨论,并提出了一系列推动科学教育发展的有效建议,在科学界、科学教育界引发热议。
2024-04-30 03:30
“中国共有独角兽企业369家。《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4年)》由中关村独角兽企业发展联盟联合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长城战略咨询、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共同发布。
2024-04-29 10:09
截至目前,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将于4月30日乘坐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
2024-04-29 10:07
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以创新为核心,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提升生产力整体水平,推动航空产业加快发展。
2024-04-29 10:06
以前,铸钛大炉坩埚容易损坏,需要每月更换一次,公司每年需要投入不少资金购买新坩埚。我和设备专家一起夜以继日地攻关,终于编制出了一套新的铸钛炉熔炼操作法,提高了坩埚使用率,每年可节约坩埚费用50万元左右。
2024-04-29 10:05
2024成都世园会开幕以来,邛崃分会场龙门山生物多样性博览园迎来游客参观热。 借着成都世园会的契机,成都梳理整合龙门山生物多样性资源,规划建设了占地1172亩的龙门山生物多样性博览园,无边界地呈现龙门山生物多样性。
2024-04-29 10:04
令张治国兴奋的是,武王墩一号墓椁室盖板上已发现和采集墨书文字100多句、近千字,是典型的楚系文字。“对于南方潮湿环境下考古出土的丝绸保护而言,从饱水到干燥的过程,可以说是生死攸关。
2024-04-28 10:23
对此,《指导意见》明确了依法合规管理数据资产、明晰数据资产权责关系、完善数据资产相关标准、加强数据资产使用管理、稳妥推动数据资产开发利用等12方面主要任务。该负责人表示,为加强数字资产管理,《指导意见》突出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确保安全与合规利用相结合。
2024-04-28 10:19
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战略,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强顶层设计。
2024-04-28 10: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