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甘肃宁县:广阔乡村描绘振兴画卷
首页 >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甘肃> 图片新闻 > 正文
[责编:邱晓琴]

甘肃宁县:广阔乡村描绘振兴画卷

来源:甘肃日报2022-05-10 12:24

24小时热图
  •  

  •  

  •  

  •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推荐阅读
近年来,国产科幻影视剧《流浪地球2》和《三体》火热“出圈”,获得全球关注。
2024-04-30 03:05
酚醛树脂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人工合成塑料,自诞生以来已经历了一个世纪。
2024-04-30 03:05
近日,云南农业大学盛军、田洋教授课题组突破核桃油抗氧化难题,研发出替代植脂末的核桃植物基奶粉,并实现成果转化和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食品工程学报》发表。
2024-04-30 03:05
有一个名字,总是让人心生自豪——广袤大地纵横驰骋,“流动的中国”以最直观的方式,将“中国速度”呈现给世界。
2024-04-30 03:05
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人工智能主题日”活动现场,多项人工智能领域前沿技术、数据要素、生态培育、产教融合、场景应用、监管治理等多方面成果精彩亮相,百余位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围绕大模型、具身智能、可信AI等国内外前沿热点话题展开讨论。
2024-04-30 03:05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近期推出的《科学教育提质正当时》系列报道,从师资培养、课程设置、资源建设等多方面,对如何更好进行中小学科学教育展开了持续讨论,并提出了一系列推动科学教育发展的有效建议,在科学界、科学教育界引发热议。
2024-04-30 03:30
“中国共有独角兽企业369家。《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4年)》由中关村独角兽企业发展联盟联合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长城战略咨询、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共同发布。
2024-04-29 10:09
截至目前,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将于4月30日乘坐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
2024-04-29 10:07
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以创新为核心,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提升生产力整体水平,推动航空产业加快发展。
2024-04-29 10:06
以前,铸钛大炉坩埚容易损坏,需要每月更换一次,公司每年需要投入不少资金购买新坩埚。我和设备专家一起夜以继日地攻关,终于编制出了一套新的铸钛炉熔炼操作法,提高了坩埚使用率,每年可节约坩埚费用50万元左右。
2024-04-29 10:05
2024成都世园会开幕以来,邛崃分会场龙门山生物多样性博览园迎来游客参观热。 借着成都世园会的契机,成都梳理整合龙门山生物多样性资源,规划建设了占地1172亩的龙门山生物多样性博览园,无边界地呈现龙门山生物多样性。
2024-04-29 10:04
令张治国兴奋的是,武王墩一号墓椁室盖板上已发现和采集墨书文字100多句、近千字,是典型的楚系文字。“对于南方潮湿环境下考古出土的丝绸保护而言,从饱水到干燥的过程,可以说是生死攸关。
2024-04-28 10:23
对此,《指导意见》明确了依法合规管理数据资产、明晰数据资产权责关系、完善数据资产相关标准、加强数据资产使用管理、稳妥推动数据资产开发利用等12方面主要任务。该负责人表示,为加强数字资产管理,《指导意见》突出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确保安全与合规利用相结合。
2024-04-28 10:19
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战略,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强顶层设计。
2024-04-28 10:17
复旦大学邯郸校区的一个小院里,藏着一件“镇院神器”——上海电子束离子阱装置。
2024-04-28 10:04
4月19日,元阳县沙拉托乡松树寨村的村民在哈尼梯田开展春耕播种。(张艳 摄)  在元阳县沙拉托乡的哈尼梯田缓冲区,当地举行“开秧门”活动,村民们在田间地头祈福,他们载歌载舞,迎接春耕的到来。
2024-04-28 10:03
研究人员表示,马岭河小苦荬的发现,表明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值得开展进一步系统性的调查研究。
2024-04-28 09:59
从1999年起,有着“神箭”称号的长二F火箭全程参与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每一步。它用100%的成功率,为航天员搭建出一条安全“天梯”。
2024-04-26 09:33
近期,人工智能(AI)+机器人赛道广受关注。尤翔宇表示,梳理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发展脉络,主要有底层硬件、运动控制和具身智能3条路线。优必选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公司将聚焦人形机器人的三大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和家庭陪伴。
2024-04-26 09:41
加载更多

  宁县 广阔乡村描绘振兴画卷

  行走在蓝天白云下的宁县大地上,放眼望去,只见种植产业染绿田间,农家房屋旧貌换新颜,村民洋溢着幸福的笑脸。

  沐浴着乡村振兴的春风,宁县积极探索培育壮大县域特色农业、持续推进乡村生态宜居建设、探索乡村基层治理新模式,奋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新起点上着力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 产业发展向兴而行

  宁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北纬35度优质苹果生产带。这里,不仅是农业农村部确定的苹果最佳优生区,也是全国122个、甘肃省18个苹果生产重点县之一。

  借助地理优势打造苹果产业链,形成致富“火车头”,是宁县实施乡村振兴的主要着力点。

  宁县正洋万亩矮化密植苹果基地。

  庆阳海越20吨苹果自动分选线。

  在中村镇中村村,走进宁县正洋万亩矮化密植苹果基地,一排排整齐的“树墙”排列成一望无际的果园。

  “目前,基地种植矮化密植苹果1.2万亩、年产100万株矮化自根砧苗木基地1000亩。栽植有红富士、嘎啦、蜜脆等20多个品种。”基地总经理高云峰告诉记者。“除了苹果种植,我们还配套建成了2万吨气调库。今年,将建成投用全自动分拣线。”

  “自从村里有了产业,我们就成了产业工人,剪枝、施肥、除草、采摘,每天能有七八十元的收入。除了务工,我还流转了自己的土地到合作社里。”在基地,村民张月玲一边除草,一边高兴地介绍。

  近年来,宁县把苹果作为主要产业之一,全县按照适宜栽果区域全覆盖的目标,布局“一核三塬五带”:以西部苹果国际商贸港为核心,在董志塬、早胜塬、盘克塬等三塬建设新庄-长官、焦村-新宁、早胜-中村、良平-米桥、春荣-盘克等5个万亩果带。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矮化自根砧苹果基地,创建了国家级苹果现代农业产业园。

  宁县果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赵伟宁告诉记者:“通过吸纳入股、流转土地、务工带动等方式,全县苹果种植面积已达45万亩,挂果27.2万亩,其中矮化密植11万亩。2021年,苹果产量达到56万吨,产值达28亿元,农民人均增收3720元以上。”

  2021年,宁县“线上”“线下”销售同时发力,延长销售链条,使“宁县苹果”走向世界各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赵伟宁自豪地介绍说:“目前,全县有线上苹果销售网店200个、微商1800多户。电商利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组织网红达人在苹果基地现场直播,年线上销售苹果20万吨,果品可销往国内外20多个省市。”而在线下,宁县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营销中心7个,在全国22个大型超市直销,与国内外200多家经销商长期合作,年订单直销鲜果30万吨。

  在电商销售企业庆新果业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客服人员正在电脑上审核着一笔笔网上果品订单信息。

  该公司仓库负责人宏梅梅告诉记者:“宁县本地产的苹果一年四季不间断在网上销售。每年10月到次年1月是销售旺季,每天线上订单基本在2.5万至3万单,销售额一天最高达40万左右。”

  在分拣流水线上,工人们正在熟练地挑拣着苹果,按照苹果的品质、大小进行分拣、包装、装箱。“这里按计件算工费,一天下来能挣70多元,好的时候,能挣100多元。”屯庄村村民李茸仙说,在这里务工,主要是离家近,既能挣钱又能照顾上家里的老人孩子。

  除了苹果,种植食用菌是宁县培育发展的另一个特色产业。

  走进和盛镇杨庄村的食用菌基地,只见一排排菌棒整齐摆放着,一个个羊肚菌从袋口探出头来,长势旺盛。

  宁县早胜镇南北村色彩斑斓的围栏。

  俯瞰宁县县城。本文图片均由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曹康提供

  基地负责人杨小军指着一排菌棒欣喜地说:“再过不久,羊肚菌就可以采摘了。去年,羊肚菌、鸡枞菌等通过冷链物流销往全国各地,市场前景很好,今年还要继续扩大种植的规模。”

  杨庄村村委会主任郭双继介绍:“目前,该基地有10座食用菌温室大棚,实行‘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能带动全村110户农户就近务工,实现增收。”

  从苹果到食用菌,从粮食种植到中药材、瓜菜、草畜特色产业,宁县按照“三塬”(和盛塬、早胜塬、盘克塬)“三川”(城北河川、九龙川、政平川)“三片”(东片、南片、西片)布局六大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使产业兴旺成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 人居环境向美而行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去年,宁县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农房特色风貌塑造、典型示范带动为抓手,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走进焦村镇高尉村,道路宽阔平坦,路灯整齐排列,农家院落干净整洁;文化广场上,液晶大屏播放着宁县产业发展的宣传片,几位村民正在健身器材处锻炼身体……

  “过去,我们村垃圾随处可见,乱扔乱倒的现象特别严重。”高尉村村民姚小荣说,“现在家家户户的门前屋后干净整洁,道路两边绿化也好,看着心里可舒服啦。”

  记者遇到了上门回收垃圾的志愿服务员高俊峰,他介绍说,“每天早上九点,我们开始上门收取垃圾,进行简单分类后,再运至垃圾中转站进行处理。”

  为了激发村民共同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高尉村还在全村推行“积分制管理”试点。只要村民参加村里的卫生评比,或对他人文明行为进行监督,都能兑换成相应的积分,到村里兑换实用生活用品。小小的积分,也让“村里的事”变成了村民“家里的事”。

  看到村里的变化,村民张自林满脸笑意:“现在农村居住环境好,干净整洁;房子住得宽敞,出门交通便利,住在村里可比城里好。”

  曾经的早胜镇南北村,门前屋后乱堆乱放、村内残垣断壁耸立、垃圾随处可见。为彻底改变村容村貌,南北村党员干部主动作为,全面推进“三拆一治一排”专项行动,人居环境整治取得了良好成效。

  走进南北村,墙体彩绘色彩斑斓,花草树木绿意盎然,道路房屋干净整洁,一幅幅动静相生的乡村美景展现在眼前。

  高尉村、南北村的变化是宁县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宁县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整治提升、长效管护机制建立健全为重点,全面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全县村庄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有序,群众环境卫生观念发生可喜变化、生活质量普遍提高。

  宁县乡村振兴局局长石龙泉说,“今年,全县将持续发力,突出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有力有序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打造风格鲜明、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

  ■ 乡村治理向智而行

  随着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以新兴技术推动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正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宁县积极探索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工程,建成了一套高集成、高智能化管理的县级数字乡村建设管理平台。目前,该平台正在焦村镇高尉村、和盛镇东乐村试点运行。

  在高尉村数字乡村建设平台指挥中心,记者看到平台里设有“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主题板块。

  石龙泉说:“该平台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化新技术,将全县乡镇、村组的经济、民生等重要信息汇总分析,大力推进了乡村治理数字化。”

  不仅如此,平台运用现代技术对数据内容进行实时收集、高效处理、快速传送,更加有效地提升乡村治理的时效性。

  焦村镇党委副书记赵波涛介绍说:“村里对公共区域内的环境进行实时监控,更好地实现全域无垃圾、社会治安管理和护林防火问题。”

  据了解,村里的种植、养殖基地也都安装了温湿度、病虫害预警等监测设备,通过屏幕也可以实时监测。

  数字化乡村治理的作用还远不止此。如今,手机已成为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新农具,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移动互联网数字工具,也使得数字乡村走进了家家户户。

  赵波涛说,数字乡村建设平台与手机小程序相互关联,一经推出就吸引了全村1124名村民通过手机注册使用。

  通过手机,村民可以了解到村务信息,足不出户就可以在手机上办理业务及缴费。赵波涛打开手机小程序演示着:“谁家需要办红白事,直接在小程序点预约,就可以在村里的服务中心预订举行。不用多跑路,方便多了。”

  石龙泉欣喜地说:“目前,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的创新实践在2个示范村已取得初步成效,接下来我们将根据治理的需要不断探索完善平台功能,逐步在全县范围内推广运用。”

  如今,宁县正以数字化技术为“驱动引擎”,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子,打造“智慧村庄”。(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曹剑南 周玉兰 安志鹏 闵媛 李永萍)

  【记者手记】

  乡村振兴要靠实干

  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人。

  在宁县采访时,我们见到了很多在实施乡村振兴中大展身手的回乡创业者,也遇到了生于农村、扎根农村的基层村干部,还有许多勤劳奋进的农民群众……他们用自己的实干,让这片黄土塬变了模样,焕发无限生机。

  王亚刚是早胜镇武装部部长,也是负责全镇乡村振兴环境提升工作的责任人。早胜镇南北村全面推进乡村“三拆一治一排”专项行动开始时,一些老人舍不得拆除废弃房屋,经常是前头拆,后头垒,思想工作很难做通。

  “让好政策落到实处,作为带头人就要干到实处,就要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王亚刚说。他动员党员带头干,挨家挨户梳理问题、走访调研。对村民反映的问题,及时研判分析处理解决。党员干部用真心和真情,用实干拉近了和群众的关系,获得了群众的支持和积极响应,使南北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只要党员带头干,再难的事也能办好!”南北村党支部书记刘兴平高兴地说。

  任美元是新庄镇坳王村中药材产业的带头人,一直在外做生意的他,2018年回乡创业。近3年里,在专家的指导下,他试验种植的柴胡、金银花、黄芪、板蓝根、党参等中药材在当地进行大面积推广,不仅盘活了当地的产业,也带动周边农户拓宽了致富路。

  “只要肯吃苦,愿意干,就不怕干不好。”谈及种植中药材的发展前景,任美元洋溢着快乐与自信。

  事靠人做,业由人兴。宁县人民正以实干为笔,绘制着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闵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