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最好的“课堂”在井下40米——蒋德崇老校长回忆50-60年代的工程职院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教育 > 正文

最好的“课堂”在井下40米——蒋德崇老校长回忆50-60年代的工程职院

来源:光明网2021-06-16 19:2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开栏语:

  从1951年10月至今,从最早在北碚沙坝成立西南工业部采煤工业学校,到如今坐落于江津滨江新城的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回首往昔,不知不觉已走过70年的辉煌岁月。

  七十年沧桑砥砺,薪火相传;七十年桃李芬芳,春华秋实。回首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历经沉浮变迁的七十年,几代工程人,风雨兼程,自强不息,发扬“开拓、务实、奋斗、奉献”的乌金精神,砺苦谨信,惟精弘毅,为这个时代谱写一曲壮美华章。

  即日起,我们将推出《闪烁的乌金——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系列访谈校友篇》,陆续走访曾在学院洒下青春热血的老校友,抚今追昔,鉴往知来,让“乌金精神”代代相传,继续创造学院辉煌发展的未来。

  人物档案:

最好的“课堂”在井下40米——蒋德崇老校长回忆50-60年代的工程职院

  蒋德崇:1928年出生于四川广安,1954年重庆大学毕业后到校任教,成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第一批采煤专业教师,1991年退休,在长达37年的教学生涯中,历任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导主任、 副校长,完整见证了学院上个世纪的创业奋斗历程。

  岁月如金,往事如歌。

  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奉献了终生的蒋德崇校长,今年已是92岁高龄,这位跨越了两个世纪的老人,面对访谈,依然精神矍铄,目光如炬,特别是一谈起学校、学生,总有说不完的话。

  “到学院(当时称为重庆煤矿学校)之前,我有一段国民党时代小学教员的经历,对教育一开始就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因为痛恨当时政权的腐败,特别期待能在新中国施展自己的抱负。”蒋德崇回忆。

  井下劳动八个月没有一个“逃兵”

  燃烧自我、奉献自我,是煤的精神,也是以蒋德崇为代表的那一代工程人的最好诠释。

  1954年,刚从重庆大学采矿系毕业的蒋德崇,被正式分配到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重庆煤矿工业学校,又称重庆煤校,也就是今天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前身,圆了他的人生梦想。

  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学校也刚从北碚迁至重庆沙坪坝区上桥,各方面条件都比较简陋。“那时候每个人干工作想的是报效国家,做什么事都不觉得苦、不觉得累。”蒋德崇回忆,当时煤炭行业人才急缺,学校从人才培养的需求出发,把专业建设放在重中之重。

  学院开办之初,就设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工程力学、煤矿供电等6门专业基础课和井巷工程、煤矿开采学、顶板事故预测预处理、煤矿企业管理等7门专业课程,这些课程对于一线技能人才非常实用。到1959年,又先后增设地勘、机制、洗选专业,全院专业数增至6个,当年招收新生1500人。

  学院采用“基础平台+专门化方向”的课程结构,设置专业技能课程,尤其是基础性强、规范性要求高、覆盖专业面广的专业技能课程。

  “50、60年代,学院的专业技能课程就强调内容要密切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重视应用性和实践性。”蒋德崇介绍,学院会经常组织学生到矿山现场进行“真刀真枪”的岗位实践。到1960年底,学院还陆续建成理化、金工、力学、矿山机械、电工、地质、采煤等10个实验室和一座实习工厂,方便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学好知识。

  蒋德崇印象最深的是1958年,有段时间煤炭特别紧张,学校响应政府的号召,紧急征调师生到荣昌煤矿支援,深入井下40多米,参加“真枪实弹”的生产劳动。200多名采煤专业学生,分成两拨和工人师傅一起,从事长达8个月的地下采煤作业。

  荣昌煤矿煤层厚度只有50厘米左右,只能人工开采,而且必须斜躺下身体进行采煤作业。每天作业回来,每个人都黑漆漆一身,必须消耗大量肥皂。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近200名学生包括所有女生,没有出现一个“逃兵”。8个月下来,师生用双手刨出了1万多吨优质煤,得到政府、企业的表彰和奖励。

  边劳动边学习,在那个艰苦的年代比较普遍,通过生产实践劳动中,磨砺了学院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艰苦奋斗、不怕万难的“乌金精神”正是在那个年代开始萌芽、闪光。

  实习学生作业令工程师惊叹

  工学结合已经是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在50年代,学院就在职业院校中开风气之先河。

  1957年—1965年,学院加强知识教学与劳动教学相结合,并提出每学年的生产劳动时间和技术理论教学时间应在6︰4与7︰3之间。此后,学院逐渐出现以实践教学代替课堂理论教学的倾向,课堂理论教学的课时数大大减少。

  为保证学生学到必要的理论知识,学院鼓励进行现场教学的改革尝试,采用现场教学方式,边劳动边进行课堂理论教学,蒋德崇也在这个时段开始自己的教学实践创新。

  重点结合生产岗位实践需求,蒋德崇注重教给学生很多生产实用知识,比如巷道怎么设计,水电怎么安装,煤层怎么开拓,怎么支扶保证安全。很多时候,他亲自带着学生到附近矿上、铁路隧道上实地查勘,现场教学,再试着画图设计,学生就很容易掌握。

  除了加强现场教学、工学结合,学院还非常注重启发式教学。

  60 年代初期,学院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领会和掌握毛主席倡导的教学方法,反对填鸭式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并逐渐形成讲课与实验教学相结合、与练习相结合、与复习相结合,组织学生预习与提出问题讨论相结合,学生自学与教师重点归纳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的大胆探索,使学院教学改革卓有成效。

  蒋德崇回忆,南桐矿务局红岩煤矿有个工程师,有一次请前去实习的学生画矿井巷道断面图,这个矿井巷道异常复杂,各种形状的都有,但学生硬是花了两天时间交出来,一笔一划工整、漂亮,让工程师对煤校学生扎实的基本功、超强的学习能力赞不绝口。

  50-60年代这一批学生工作后大都表现优秀,有很强的发展后劲,大部分学生后来成为不少煤矿企业的矿长、科技专家,分布到云贵川各个煤矿企业,成为煤矿事业的骨干力量。其中一位学生李先才,成为四川一家煤矿公司的总工程师,改革了不少传统工艺,获得了国家中青年科技专家奖。

  据统计,建校以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11万余名专业人才,多数毕业生已成为企事业单位技术和管理骨干,在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的大型煤炭企业中层以上技术和管理干部中,毕业生占70%以上,被誉为西南地区煤炭行业的“黄埔军校”。

  不得不说,50-60年代的教学改革为学院的专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跨越70年的深情告白

  90年代初,蒋德崇从副校长岗位正式退休,终其一生都奉献给了学院。回首学院沧桑巨变的70年,特别是看到学院搬迁到江津后全新的校容校貌,让他多次感叹不已。

  “单看专业建设,学院已经从成立之初专业课程仅仅开设7门,到21世纪初开设258门,完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蒋德崇自豪地说。目前,学院开设有覆盖智能制造、电子信息、交通运输、土木工程、财经商贸、艺术设计等10个专业大类50余个专科(高职)专业。这些专业紧跟重庆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方向,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2019年6月10日,当时已是91岁高龄的蒋德崇,受邀回到学校,与一群20来岁的大学生一起,拍摄祝福祖国的快闪视频。他们深情高唱《我和我的祖国》,用歌声表白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用歌声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在快闪现场,作为建校的亲历者之一,蒋德崇还饱含深情地向在场师生讲述了一路艰辛坎坷的建校史,讲述学校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奋斗史。虽值耄耋之年,老人对祖国的那份爱,对学校、对师生的关切,隔着屏幕都能传递、感染每位师生。

  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乌金精神”在蒋德崇老人身上得到最好的诠释,也会如同那场跨越70年的歌声,一代代传承,在更多师生身上熠熠生辉、永不磨灭。

  (供稿: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七十年校庆校友访谈组 冯焰勇 李达毅 马旭睿)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五一”假期文旅热

  • 京广铁路整修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年来,国产科幻影视剧《流浪地球2》和《三体》火热“出圈”,获得全球关注。
2024-04-30 03:05
酚醛树脂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人工合成塑料,自诞生以来已经历了一个世纪。
2024-04-30 03:05
近日,云南农业大学盛军、田洋教授课题组突破核桃油抗氧化难题,研发出替代植脂末的核桃植物基奶粉,并实现成果转化和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食品工程学报》发表。
2024-04-30 03:05
有一个名字,总是让人心生自豪——广袤大地纵横驰骋,“流动的中国”以最直观的方式,将“中国速度”呈现给世界。
2024-04-30 03:05
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人工智能主题日”活动现场,多项人工智能领域前沿技术、数据要素、生态培育、产教融合、场景应用、监管治理等多方面成果精彩亮相,百余位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围绕大模型、具身智能、可信AI等国内外前沿热点话题展开讨论。
2024-04-30 03:05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近期推出的《科学教育提质正当时》系列报道,从师资培养、课程设置、资源建设等多方面,对如何更好进行中小学科学教育展开了持续讨论,并提出了一系列推动科学教育发展的有效建议,在科学界、科学教育界引发热议。
2024-04-30 03:30
“中国共有独角兽企业369家。《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4年)》由中关村独角兽企业发展联盟联合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长城战略咨询、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共同发布。
2024-04-29 10:09
截至目前,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将于4月30日乘坐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
2024-04-29 10:07
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以创新为核心,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提升生产力整体水平,推动航空产业加快发展。
2024-04-29 10:06
以前,铸钛大炉坩埚容易损坏,需要每月更换一次,公司每年需要投入不少资金购买新坩埚。我和设备专家一起夜以继日地攻关,终于编制出了一套新的铸钛炉熔炼操作法,提高了坩埚使用率,每年可节约坩埚费用50万元左右。
2024-04-29 10:05
2024成都世园会开幕以来,邛崃分会场龙门山生物多样性博览园迎来游客参观热。 借着成都世园会的契机,成都梳理整合龙门山生物多样性资源,规划建设了占地1172亩的龙门山生物多样性博览园,无边界地呈现龙门山生物多样性。
2024-04-29 10:04
令张治国兴奋的是,武王墩一号墓椁室盖板上已发现和采集墨书文字100多句、近千字,是典型的楚系文字。“对于南方潮湿环境下考古出土的丝绸保护而言,从饱水到干燥的过程,可以说是生死攸关。
2024-04-28 10:23
对此,《指导意见》明确了依法合规管理数据资产、明晰数据资产权责关系、完善数据资产相关标准、加强数据资产使用管理、稳妥推动数据资产开发利用等12方面主要任务。该负责人表示,为加强数字资产管理,《指导意见》突出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确保安全与合规利用相结合。
2024-04-28 10:19
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战略,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强顶层设计。
2024-04-28 10:17
复旦大学邯郸校区的一个小院里,藏着一件“镇院神器”——上海电子束离子阱装置。
2024-04-28 10:04
4月19日,元阳县沙拉托乡松树寨村的村民在哈尼梯田开展春耕播种。(张艳 摄)  在元阳县沙拉托乡的哈尼梯田缓冲区,当地举行“开秧门”活动,村民们在田间地头祈福,他们载歌载舞,迎接春耕的到来。
2024-04-28 10:03
研究人员表示,马岭河小苦荬的发现,表明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值得开展进一步系统性的调查研究。
2024-04-28 09:59
从1999年起,有着“神箭”称号的长二F火箭全程参与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每一步。它用100%的成功率,为航天员搭建出一条安全“天梯”。
2024-04-26 09:33
近期,人工智能(AI)+机器人赛道广受关注。尤翔宇表示,梳理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发展脉络,主要有底层硬件、运动控制和具身智能3条路线。优必选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公司将聚焦人形机器人的三大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和家庭陪伴。
2024-04-26 09: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