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时政 > 正文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

来源:重庆日报网2020-05-26 16:2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陈金山

  涂建华

  黄玉林

  刘旗

  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下,如何科学分析形势、把握发展大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加快经济恢复性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市经信委主任陈金山,全国政协委员、市工商联主席、隆鑫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涂建华,全国人大代表、渝中区委书记黄玉林,全国政协委员、市文化旅游委主任刘旗就此谈了切身体会和独到见解。

  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

  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步入常态化阶段,产业复工达产、经济全面提振迫在眉睫,必须全力以赴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陈金山表示,下大力气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重庆在疫情发生之初就已展开。重庆工业以制造加工为主,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等产业链相对较长。产业链、供应链一个环节连着一个环节,某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产生巨大影响。疫情发生后不久,重庆就将产业链协同复工作为一项十分紧要的工作,为此市里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及时调度指挥。

  疫情开始在全球肆虐后,重庆在海外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受到威胁。陈金山说,重庆专门成立了海外产业链保供小组,根据重庆的龙头企业,梳理产业链、供应链上的企业名单、供应链产品和库存,加强实时调度。“这项工作做得很细、很实,有时候一家龙头企业梳理到了三级、四级配套企业,一个组装产品梳理到六七百家企业的配套关联产品。”如果海外配套企业没有恢复生产,就把库存产品提前购买回来,或者在国内和其他地区寻找替代产品,积极引导配套企业向重庆转移部分产能。同时着力引进一些紧缺零部件生产企业来渝落户,作长远打算。

  正是通过这样的艰苦努力,3月以来,重庆工业产业链供应链总体保持稳定,产能恢复很快,电子信息产业在3月增长28%的基础上,4月又增长了18%,汽车产业在4月份也实现了正增长。陈金山认为:“这都是产业链供应链保供,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持续稳定,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重庆加快恢复性增长、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经验之一。”陈金山说,重庆充分用好了已有机制,始终把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加强工作调度和要素保障,争分夺秒把疫情带来的损失补回来。同时,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机遇、疫情催生的市场机遇,进一步加强创新要素集聚和研发投入,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对实现今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速由负转正,我们充满信心和期待。”

  曾经适者生存,如今变者生存

  热情拥抱数字化变革

  疫情对经济的不利影响,企业最有体会。常态化疫情防控下,重庆民企如何在危机中育新机?对此,涂建华认为,疫情改变了竞争法则,倒逼民企由“适者生存”到“变者生存”,重庆民营企业家要以更前瞻的眼光、更坚定的决心、更坚韧的毅力去实现自我变革。

  涂建华说,复工复产以来,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民营企业生存发展,出台了系列帮扶措施,解燃眉之急。重庆市工商联也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纾困暖企系列行动。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坚信,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重庆民企保持战略定力,强化危机管控,维护好核心团队,凝聚员工士气,一定能共渡难关。

  “大危机必有大机遇,甚至蕴含无限商机。”涂建华认为,谁能尽早看清形势、找准机遇,谁就能尽快趋利避害、转危为机。在此次疫情中,一些成功转型的企业损失较小,有的还实现了增长,正是得益于之前的产业布局和经营模式调整。“这场疫情让重庆民企看到内练功夫的重要性。”

  疫情催生的市场机遇,使得传统产业向数字经济、智能制造转型的步伐加快。疫情中,许多传统制造企业通过电商平台采购物料、销售产品,积极探索线上线下业务融合,越来越多的制造厂家提高了生产的柔性化程度,更加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如隆鑫通用,运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大排量摩托车整车制造应用平台,精准服务产品研发设计、物流供应、生产制造、售后运维等全生命周期,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还整体带动了供应商向智能工厂转型升级。

  涂建华认为,重庆民企要“以变求存”,热情拥抱数字化变革,建好用好工业互联网平台,以“数字化+智能化”贯穿企业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组织运行中去。要目光长远,把握好新基建、健康医疗、优质农牧产品、社区服务等疫情催生的新商机,积极投身到国家战略发展中去,进一步确立抱团发展的共利模式,倡导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重振重庆民企的雄风,再创辉煌。

  聚焦数字经济、健康医疗产业

  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

  如何抢抓常态化疫情防控之下的经济发展机遇?作为重庆的母城,渝中区将产业发展的重点投向了现代服务业,聚焦数字经济、健康医疗等产业,积极主动拥抱未来。

  黄玉林表示,渝中区将加快做大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特别是适应后疫情时代的市场需求,加快发展以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为内容的新业态新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渝中区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努力减小疫情带来的损失。统计数据显示,渝中区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约311亿元,同比下降幅度小于全市平均水平,经济恢复性增长总体平稳。复工复产以来,渝中“云签约”28个重点招商项目,签约金额总计211亿元。

  黄玉林表示,未来,渝中区将抢抓疫情带来的市场机遇,进一步巩固提升现代金融和高端商贸产业的支柱地位。全面投入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不断提升金融业规模和能级,发挥解放碑、时代天街两大“百亿级”商圈的“极核”带动作用,以“三线”提档升级传统专业市场,乘势发展“平台经济”,繁荣发展“四首经济”“夜间经济”,在全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体现渝中作为,力争在3年内商品销售总额突破4500亿元。

  渝中对发展数字经济寄予厚望。黄玉林介绍,渝中区将深入推动区块链产业创新基地建设,加快构建区块链应用生态圈,推动区块链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施5G融合应用行动计划,布局线上未来。力争在3年内,培育和发展区块链技术和应用企业达到150余家,实现产值500亿元左右。

  “渝中将用好用足现有优势资源,借势发展健康医疗产业。”黄玉林表示,此次疫情的发生,让人们重新看到了医疗健康产业的光明未来,渝中区将高标准打造环重医创新生态圈,以重庆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陆军特色医学中心为核心,全面推进资源整合、资产盘活、资本运作,布局建设医疗创新转化走廊,抓住前端研发和后端产业化两个关键环节,打造具有国际视野、国内领先的医学创新产业高地,形成500亿级产业园区。

  把握发展大势,在危机中育新机

  打造拥有“顶级流量”的旅游景点

  “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行业影响很大,但危中有机,发展潜力仍然很大。”刘旗说,旅游行业就是要借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东风,唱好“双城记”,充分发展两地文化旅游交流合作项目,打造拥有“顶级流量”的旅游景点,帮助旅游行业回暖复苏。

  刘旗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重庆与四川的文化旅游合作迈入了提速升级的快车道。4月29日,重庆市文化旅游委与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签订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正式拉开了两地深度合作的序幕。5月16日,两地又携手启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自由行”活动,邀请百万川渝市民免费互游百家景区。

  “强强联手共同打造这场文化旅游的盛宴,备受瞩目。”刘旗说,接下来,川渝两地将促进文化旅游资源开放共享,协同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共同培育巴蜀文化旅游品牌。在具体合作方式上,将构建成渝互通互送的游客集散中心体系,推出川渝旅游“一卡通”,打造双城经济圈中央景观大道和川渝区域文旅环线。可以让全国乃至全球游客对川渝两地的特色景区、特色文化、特色美食、特色品牌有全面了解和体验,进一步推动成都、重庆及更多旅游城市的资源联动。

  旅游项目和载体也在积极与常态化疫情防控相适应。重庆将加快推进198个文旅重点在建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康养旅游产业发展,持续引入世界级品牌,加快打造世界温泉谷,建设世界一流的温泉疗养胜地,全力打造以渝东南和渝东北为重点的立体气候四季康养项目集群。

  另外,重庆市文化旅游委开发了云游重庆平台、“惠游码”服务平台、搭建线上文旅馆销售文旅产品等,还将大力发展“互联网+文旅”。

  刘旗表示,重庆还将推出以“晒旅游精品·晒文创产品”为主题的大型文旅推介活动,重点围绕重庆最美的自然风光、最赞的文创产品、最佳的销售服务、最好的旅游享受,发展文化旅游产品创意、生产、宣传、销售全产业链条,打造独具特色的文旅融合推介模式升级版。

  (稿件由记者张珺、戴娟、周尤、颜若雯,实习生何春阳采写,本组图片由记者巨建兵、万难摄/视觉重庆)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

  • 甘肃张掖: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春播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4-04-19 11:08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用性技术,才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释放出驱动创新的力量,也才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04-19 02:45
自生成式人工智能(AI)程序,如ChatGPT发布以来,何时及如何利用它撰写研究论文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2024-04-19 10:08
4月19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项阻断蚊虫传播传染病的新策略。
2024-04-19 10:07
量子光源芯片是量子互联网的核心器件,可以看作点亮“量子房间”的“量子灯泡”,能让互联网用户拥有进行量子信息交互的能力。
2024-04-19 09:50
在山西省翼城县,通过政府搭台,构建科企合作机制,普查新发现的爆裂玉米种质资源“珍珠玉米”加快了品种开发步伐。
2024-04-19 09:48
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有关政策。“我国新型低空飞行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特别是信息通信、北斗导航、高精导航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一些企业的自动驾驶技术也不断进步。
2024-04-18 10:17
2022年底,清华环境研究院携手苏州嗨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基于无人机的挥发性有机物精准溯源技术。”  截至目前,清华环境研究院已经取得了600多项知识产权,通过技术作价入股方式转化了30多项清华大学专利,形成了25支研发团队、51家孵化公司。
2024-04-18 10:16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爆火,引发了人工智能领域新一轮的科技竞赛。“大模型为通用机器人提供强大的能力,人工智能可以将运算、感知、认知、决策、创造等各类智能集成应用在机器人平台上。
2024-04-18 10:14
“总体来看,今年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等科技前沿领域,以及碳达峰碳中和、医疗健康、清洁能源等民生科技领域。“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突出成效体现为‘六个创新跃升’和‘五个全球前列’。
2024-04-18 10:11
新能源目前主要指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以及二次能源如氢能等。风和光都是自然资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2024-04-18 10:10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中药资源团队在开展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和广西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中,发现石山油桐、美脉假糙苏、线叶度量草、广西割舌树、洞生香草、广西肺筋草6种高等植物新物种。
2024-04-17 09:10
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这一最新调查数据意味着什么?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30%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相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仍有不小差距,未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还有哪些挑战?
2024-04-17 09:39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2023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39.6%,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连续五年稳步提高。
2024-04-17 09:38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共同的期盼。
2024-04-17 09:38
中国科协16日发布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比2022年的12.93%提高了1.21个百分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呈现提速增长趋势。
2024-04-17 09:37
施工人员在做桥梁前移施工准备。呼兰河上,桥墩破冰器分外醒目;庆安制梁场的智能化保温棚内,一榀榀桥梁在蒸汽中凝固成型;哈伊高铁全线建成通车后,将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出行需求,为加快建设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贡献力量。
2024-04-17 09:49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树涛、副研究员时连鑫团队研发出新一代针对黏性渗出液,如糖尿病足渗出液的单向导液伤口敷料。该研究为高黏性渗出液引起的伤口愈合困难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医用敷料、渗液管理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2024-04-17 09:40
作为一种新兴的林业信息化科技创新手段,智慧林业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指导与管理。回顾智慧林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智能化革新已经成为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2024-04-16 10: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同时强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从内涵及本质要求来看,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4-04-16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