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马建昌:哈尼哈吧要让更多人传唱
首页> 地方频道> 文化 > 正文

马建昌:哈尼哈吧要让更多人传唱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4-01-30 09:14

  本报记者 王 彬 文/图

马建昌:哈尼哈吧要让更多人传唱

  1月18日,马建昌为来自四川、广东等地的中小学生讲述哈尼族文化。

  “祖先跨过了很多山,走过了很多河,来到这个有山有水的地方……”近日,国家级非遗项目哈尼哈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马建昌唱起哈尼哈吧,讲述着哈尼族古老的历史。深沉而绵长的歌声绕过哈尼族的蘑菇房,萦绕于层叠壮阔的哈尼梯田之上。在他看来,每多一人来听,就能增加一份传承的力量。

  学会古歌 历练能力

  在哈尼语中,“哈尼哈吧”意指哈尼古歌,是一种庄重典雅的歌唱调式,内容涵盖哈尼族生产劳动、人文礼俗、吃穿住用等方方面面,被誉为哈尼族文化的“活化石”和“百科全书”。可以说,凡有哈尼族聚居处,就有哈尼哈吧;凡见哈尼梯田处,就能听得到哈尼哈吧。

  马建昌出生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的一个哈尼莫批(掌握哈尼文化的祭师)世家,从小就对哈尼哈吧有浓厚兴趣。每当长辈吟唱哈尼哈吧时,他都会静静聆听,一一牢记。

  1974年,时年19岁的马建昌跟随父亲马莫依系统学习哈尼哈吧文化,同时拜哈尼莫批李岩簸为师,学习哈尼哈吧演唱技艺。“最初,要整日不间断地学,要满心满耳灌满哈尼哈吧,再慢慢消化理解。”回顾学习哈尼哈吧的历程,马建昌深切地感到,坚持下来不容易。

  正因不易,格外珍惜。每逢祭祀、节庆、婚丧、盖屋等重要场合,马建昌都积极争取去现场跟着父亲和师傅演唱,从中历练提升自己的能力。

  时间一年一年过去,凭着自己的努力,马建昌记住了越来越多规模宏大的长篇叙事体,也掌握了即兴短歌的技法,演唱吐字清晰,音腔悠长圆润,声情并茂。渐渐地,他从和声者、伴唱者的角色转为主唱,受到其他演唱者和村民的认可。

  精研传统 传递智慧

  哈尼族没有文字,因此,哈尼哈吧既是古歌又是古书,口传心授,代代流传,记录着哈尼族世代从事梯田农耕生产生活的传统,是哈尼族文化的记忆载体和传承手段。不仅为表达祝愿,哈尼哈吧更重要的功能是传递处世的道理,叙说人生智慧。

  “一个好的哈尼哈吧演唱者,首先应该是一个明事理、善表达的人。”随着演唱水平日臻成熟,马建昌越发领悟到,要唱好哈尼哈吧,必须要精研哈尼族传统,学通哈尼族文化。为此,他一面更加用心关注生活的变化和发展,时时将所思所想更新到歌词中,一面继续学习,接连掌握了四弦、巴乌、扎比等哈尼族传统乐器的演奏技艺,并在参加各级展演活动中,丰富哈尼哈吧的演唱形式。

  每年,马建昌参与大大小小的演出数十场次,村子里的昂玛突、矻扎扎节等重要活动也常由他主持演出。从2023年12月起,马建昌在元阳县阿者科村驻村演出,各方邀请仍不间断。

  有时候,在外连续演唱了好几天的马建昌回到自己家,仍会继续唱上一段。舒缓的声音徘徊在饭桌上、火塘边,这已经成了他独特的记事方法。

  孜孜耕耘 传承文化

  2008年,哈尼哈吧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来自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重视为哈尼哈吧演唱者增强了信心。而彼时50多岁的马建昌除了高兴,最大的感受是: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马建昌比谁都清楚哈尼哈吧的重要性,也比谁都清楚保护传承的难点——哈尼哈吧所含内容广博,传统谱系十分复杂,演唱形式多样,演唱难度比较大,加之大批年轻人外出务工,没空学也不太愿意学,导致传承人为数不多、年龄偏大。

  “无论如何都要走下去。”多年来,马建昌一直在行动。他广收徒弟,悉心培养了马同惹、马家和、马正家、卢正昌4名传承人。马建昌的长子马福忠也潜心学习哈尼哈吧。“不仅要掌握演唱方法,更要持之以恒,将哈尼族文化传承好。”马建昌这样要求徒弟们。

  2017年,当马建昌被命名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时,他所带的十几名徒弟都已能独当一面。2018年以来,马建昌又着手从生产、表演、创作以及核心技能提升等方面传承哈尼哈吧,积极参加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并在云南艺术学院、红河学院、元阳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等院校与学生们互动,阐释哈尼哈吧深邃的文化内涵和哈尼梯田农耕文化的深刻联系。此外,他还配合当地政府部门进行非遗资源普查,以及开展录制相关视频和口述史等工作,帮助翻译哈尼古歌。

  马建昌相信:与哈尼哈吧相连的一生,不言小我;传承文化的岁月,已经把他磨成了一本讲述哈尼哈吧的“大书”。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年来,国产科幻影视剧《流浪地球2》和《三体》火热“出圈”,获得全球关注。
2024-04-30 03:05
酚醛树脂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人工合成塑料,自诞生以来已经历了一个世纪。
2024-04-30 03:05
近日,云南农业大学盛军、田洋教授课题组突破核桃油抗氧化难题,研发出替代植脂末的核桃植物基奶粉,并实现成果转化和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食品工程学报》发表。
2024-04-30 03:05
有一个名字,总是让人心生自豪——广袤大地纵横驰骋,“流动的中国”以最直观的方式,将“中国速度”呈现给世界。
2024-04-30 03:05
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人工智能主题日”活动现场,多项人工智能领域前沿技术、数据要素、生态培育、产教融合、场景应用、监管治理等多方面成果精彩亮相,百余位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围绕大模型、具身智能、可信AI等国内外前沿热点话题展开讨论。
2024-04-30 03:05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近期推出的《科学教育提质正当时》系列报道,从师资培养、课程设置、资源建设等多方面,对如何更好进行中小学科学教育展开了持续讨论,并提出了一系列推动科学教育发展的有效建议,在科学界、科学教育界引发热议。
2024-04-30 03:30
“中国共有独角兽企业369家。《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4年)》由中关村独角兽企业发展联盟联合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长城战略咨询、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共同发布。
2024-04-29 10:09
截至目前,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将于4月30日乘坐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
2024-04-29 10:07
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以创新为核心,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提升生产力整体水平,推动航空产业加快发展。
2024-04-29 10:06
以前,铸钛大炉坩埚容易损坏,需要每月更换一次,公司每年需要投入不少资金购买新坩埚。我和设备专家一起夜以继日地攻关,终于编制出了一套新的铸钛炉熔炼操作法,提高了坩埚使用率,每年可节约坩埚费用50万元左右。
2024-04-29 10:05
2024成都世园会开幕以来,邛崃分会场龙门山生物多样性博览园迎来游客参观热。 借着成都世园会的契机,成都梳理整合龙门山生物多样性资源,规划建设了占地1172亩的龙门山生物多样性博览园,无边界地呈现龙门山生物多样性。
2024-04-29 10:04
令张治国兴奋的是,武王墩一号墓椁室盖板上已发现和采集墨书文字100多句、近千字,是典型的楚系文字。“对于南方潮湿环境下考古出土的丝绸保护而言,从饱水到干燥的过程,可以说是生死攸关。
2024-04-28 10:23
对此,《指导意见》明确了依法合规管理数据资产、明晰数据资产权责关系、完善数据资产相关标准、加强数据资产使用管理、稳妥推动数据资产开发利用等12方面主要任务。该负责人表示,为加强数字资产管理,《指导意见》突出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确保安全与合规利用相结合。
2024-04-28 10:19
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战略,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强顶层设计。
2024-04-28 10:17
复旦大学邯郸校区的一个小院里,藏着一件“镇院神器”——上海电子束离子阱装置。
2024-04-28 10:04
4月19日,元阳县沙拉托乡松树寨村的村民在哈尼梯田开展春耕播种。(张艳 摄)  在元阳县沙拉托乡的哈尼梯田缓冲区,当地举行“开秧门”活动,村民们在田间地头祈福,他们载歌载舞,迎接春耕的到来。
2024-04-28 10:03
研究人员表示,马岭河小苦荬的发现,表明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值得开展进一步系统性的调查研究。
2024-04-28 09:59
从1999年起,有着“神箭”称号的长二F火箭全程参与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每一步。它用100%的成功率,为航天员搭建出一条安全“天梯”。
2024-04-26 09:33
近期,人工智能(AI)+机器人赛道广受关注。尤翔宇表示,梳理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发展脉络,主要有底层硬件、运动控制和具身智能3条路线。优必选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公司将聚焦人形机器人的三大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和家庭陪伴。
2024-04-26 09: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