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如何应对专业“绝版”带来的变化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观察 > 正文

如何应对专业“绝版”带来的变化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3-06-15 10:53

  大学刚毕业,回头却发现你读过的专业竟成“绝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生命体验?

  现实生活中,高校专业的“汰旧换新”已经常态化,很多人都有着类似的经历:一方面,很多专业读着读着就没了,只留下一些标本般的名目和“在风中凌乱”的学生;另一方面,更多的新专业新学科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遍地开花,受到关注和追捧。

  教育部等五部门今年发布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就提出,到2025年,将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这也意味着,在未来的两年时间里,将有五分之一的专业会产生变动。以中国大学的学科数量和学生规模,此事牵涉范围之广,可想而知。

  读过的专业“绝版”了,或者还没来得及“拉开架势”呢,专业居然就退出历史舞台了,这事怎么看?我想,对此,当然不能仅仅停留在怀旧思绪里,生发诸多不舍。而一味欢呼新变,以追新逐快为务,似乎也有些太过操切了。专业的去留、更易、存续等等,牵涉经济社会发展、人文学术演进等因素颇多,不可一概而论,而应理性推进,保质保量。这中间,尤其应避免两种极端化趋势,一是撤销专业时“一刀切”,二是新增专业时“一窝蜂”。

  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不是小事情,更不是玩魔方,而是反映了一个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在方向、类别、知识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培养哪个专业的人才,加强哪些学科的研究与推广,关系到现实与未来的发展路径。而无论怎么调整,都起码要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及区域发展的需求。

  如今,中国已进入科学技术加速演进、行业产业加快更迭、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变革期和机遇期,新旧交替的加速,使得公共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等之前还算时髦的一些专业,已不完全适应现实需求,其与产业链、创新链的匹配度也有待进一步调整。与此同时,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加持下,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涌现出来,呼唤新的专业匹配,这些无疑是专业调整的外部大势。

  因时而动,因势而变,高层次人才培养从来都是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投射,这并不难理解。但与此同时,也应注意在大规模裁撤专业的背景下,不要“一刀切”,不妨局部保留一些“过时专业”,这既是一种平稳过渡,也符合经济社会的客观需求。毕竟,发展不是齐步走,而是有着一定的弹性。中国这么大,地区之间、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存在差异性,这是国情,也是中国经济的韧性所在。在一些地区的“过时”专业,到了另外一些地区,或许正当其时。

  不仅如此,在新增专业上也应注意不要陷入“一窝蜂”的状态。以人工智能为例,有资料显示,过去几年国内已有数百所高校开设了相关专业,但师资力量薄弱、人工智能实践条件缺乏等问题依然是一大困扰。这中间,不排除一些地方盲目赶时髦、一哄而上追新潮的考量,其结果,不仅会继续制造“短命”专业,造成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会增加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形成巨大的冗余。

  有鉴于此,有关各方既要立足长远,科学布局,健全专业动态评测和信息反馈机制,以灵活的专业调整增强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也要多一些战略定力,多一些沉淀稳健。

  而从学生个体的角度而言,也不必过于紧张专业的调整优化。人生有很多舞台和场景,更有无限的延展、外溢、提升的可能性。无数实例告诉人们,专业只是入门,不一定是最终的职业,更不会必然限定未来的发展。

  龙之朱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06月14日 08 版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普京共同出席“中俄文化年”开幕式

  • 2024年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站气氛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伴随螺旋桨的轰鸣,一辆“空中的士”——旅航者X2正展翅翱翔。看完飞行表演,步入小鹏汇天展示厅,大家对这辆“会飞的汽车”充满好奇。
2024-05-16 10:29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2023年全国健康素养监测结果。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9.70%,比2022年提高1.92个百分点,继续呈现稳步提升态势。
2024-05-16 10:26
这对宇宙线粒子的传播、星系气体的动力学和宇宙磁场演化等研究领域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观测结果
2024-05-16 09:36
近日,前往月球探索的中国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
2024-05-16 09:08
《自然》杂志审稿人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们的成果开启了量子互联网研究的新篇章”,“为未来大规模量子网络铺平了道路”。
2024-05-16 09:02
日前,广东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梁勤儒带队上线“广东民声热线”节目,拎着一篮“冻眠”荔枝上台“带货”。
2024-05-16 08:59
既然有“小时”,那么是否也有“大时”?东西方的历法计时方法有何异同?如何看待不同文明之间历法计时的交流与发展?
2024-05-15 17:04
微生物合成天然产物时,大量合成基因仍处于沉默状态,限制了更多新天然产物的合成,这些产物被称为微生物“生命暗物质”。”罗小舟介绍,团队将持续推进菌株的开发改造工作,探索链霉菌在生产抗生素和天然产物等方面的产业应用。
2024-05-15 10:18
十四次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中国残联14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今年全国助残日活动的主题为“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并介绍科技助残工作进展和科技助残创新案例。
2024-05-15 10:16
为促进数字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将自2024年9月1日起施行。在着力规范竞争方面,《规定》顺应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新特点、新趋势、新要求,完善各类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认定标准及规制要求。
2024-05-15 10:15
研究团队经过大量研究论证过程,为仿萤火虫通信无人机装备了多项先进智能算法及技术,充分确保了无人机集群的智能化和稳定性。”团队负责人介绍,未来,团队将继续在仿萤火虫通信无人机通信距离、速率、稳定性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2024-05-15 10:14
近日,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监测中心预警了一起因施工作业导致的供水泄漏三级风险事件:在人流量较大的蜀山区金寨路与南二环交口附近,管道长期暗漏,很可能导致路面塌陷。
2024-05-15 10:13
据近期《自然·通讯》杂志报道,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机器学习工具创建了一个表现出混沌行为的电子电路的数字孪生模型。结果表明,新方法与线性方法相比,实现了更高的准确度,且比以前基于机器学习的控制器的计算复杂性显著降低。
2024-05-14 10:36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物理学家、HEPS工程副总指挥李煜辉表示,HEPS不是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建造,而是从头开始建造。
2024-05-15 10:17
极光,是地磁暴引发的一种特殊天文现象,其诱因之一——日冕物质抛射,往往伴随着太阳耀斑。2024年是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高峰年,太阳活动明显增强,X级耀斑、太阳质子事件、大地磁暴等强爆发事件频发。
2024-05-14 10:36
编者按:今年5月13日至19日是我国第三十四个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绿色转型,节能攻坚”,各有关部门、各地区将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内容丰富的活动。为扩大以旧换新宣传效果,巴南区、璧山区等区县商务委联合社区、乡镇,为商家提供“周末摊位”,走进社区、乡镇宣传以旧换新。
2024-05-14 10:35
甘肃张掖临泽县是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全国每100粒玉米种子就有13粒产自这里。为破解“大而欠优”问题,临泽依据《张掖国家级玉米制种优质基地资源竞争性配置办法》,让优质基地优先保障优势制种企业。
2024-05-14 10:34
安徽马鞍山某电子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赶制高性能集成电路(芯片)。
2024-05-14 10:28
过去3年,我主要从事“东数西算”产业园区规划及建设、数字经济项目落地等工作。面对各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我和同事们拿出了前所未有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参与庆阳“东数西算”工程的建设,见证着“东数西算”从一个概念变为一座座数据中心、一个个落地的企业……
2024-05-13 04:35
为优化我国算力资源空间布局,加快打造全国算力“一张网”,构筑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我国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
2024-05-13 04: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