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北京门头沟清水镇低收入村发展田园综合体走上生态致富路
首页> 地方频道> 经济 > 正文

北京门头沟清水镇低收入村发展田园综合体走上生态致富路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0-08-27 08:5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门头沟清水镇低收入村发展田园综合体走上生态致富路——

  废弃矿山荒沟开出“清水花谷”

  8月末的清晨,从城区沿109国道盘山蜿蜒向上,行驶近90公里后,就来到了京西深处坐拥“清水花谷”的村庄——下清水村。蓝天白云下,青山环抱中,300余亩花田目前已进入盛花期,百日草、硫华菊、荷兰菊、向阳花、鸡冠花等二十多种各色景观花卉,层层叠叠、相互簇拥,健身步道和休闲凉亭交织其中,阵阵花香随风飘散。走在花谷中,让人有种“人在山水间,如在画中游”的感受。

  打造“清水花谷”

  靠绿水青山增收

  对于如今靠着绿水青山增收的低收入户于克明来说,近几年的生活与这七彩花谷一样“缤纷幸福”。北青报记者见到于克明时,他正顶着烈日在花谷田园中“鸣锣驱鸟”。他一手提着10多斤的铜锣,一手举起手中的木槌使劲地猛敲,很快,原先还躲在谷子地里找食吃的“家雀儿”听到刺耳的铜锣声一下子飞了出来。“现在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了,鸟儿们都回归了,每天能有上千只鸟飞来觅食。”于克明告诉北青报记者,“清水花谷”为了打造生态田园花卉综合体,特意开辟出几十亩的地种上了谷子、藜麦、高粱、油葵等农作物,为了保护花谷中寸土寸金的庄稼地,每天都要鸣锣驱鸟。花谷田园不仅秋收有收成,这些农作物也给花谷添色彩,秋收时藜麦的绯红、油葵的黄澄澄、谷子的金灿灿,色彩斑斓。

  “清水的藜麦远近闻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有淡淡的坚果清香。到收成时很多买家都上门求购。”他告诉北青报记者,种植的50亩地的藜麦,每年秋收的产量都能达到6、7千斤。现在的于克明一心扑在花谷中,他说现在正是秋收前要紧的时候,每天需要观察庄稼的长势,并及时除草、浇灌、驱鸟。通过在花谷田园务农,他每天能有100元的工资。加上年底时村集体收入分红,他收入可达2万元。

  废弃煤矿变生态观光区

  解决80名低收入户就业

  生活在安逸乡下田园,每天与百花为伴,这对于于克明来说,早在5年前“想都不敢想”,更不会想到如今能靠着“绿水青山”增收致富。曾经在村里矿上的生活,让他不仅没有安全感,并且生存环境恶劣。清水村,在辽代已成村,明代分为上、下清水村,村里生态资源优厚,煤矿资源丰富。八十年代初正是清水镇煤炭开采最盛产,村里村民家家户户都做起了煤炭运输生意。而于克明也是其中一员,每天起早贪黑将原材料煤送往周边的蜂窝煤场,全家人都靠着他的收入过活。

  “那时候的村里,刮风都是黑的。煤矿上走一圈,衣服、鞋子都是黑的。“于克明告诉北青报记者,那时山体被开采得光秃秃的几乎没有植被,空气中都弥漫这刺鼻的煤粉尘味道。

  2009年,于克明的生活有了新的变化,村里“小煤矿”被关,昔日的“金山”不见了,靠着这些黑色金子生存的当地人,转而走上一条生态发展的道路。起初,于克明外出打打零工,靠低保收入过活,每年收入不足5000元。直到2015年,村里开发了“清水花谷”,他的生活也有了“质”的变化。

  为了恢复饱受开采摧残的矿山,下清水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进生与村“两委”集思广益,采取土地流转的方式,整合小流域治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项目资金,打造出集赏花、摄影、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清水花谷”生态观光园区,让废弃矿山荒沟变身花海,同时还解决了80名低收入村民的就业问题。

  通过生态致富,于克明也获得了“第一桶金”,看到了希望。“我们这土生土长的庄稼人,总靠低保生活,总觉得不好意思。”花谷建成后,他主动找到村里请缨想出力帮忙。整地、播种、间苗、除草……整个5月都在忙碌中度过。看着自己开垦的土地上,长出第一片色彩斑斓的花朵,他心里感到充实、满足。不仅如此,通过自己的劳作,2015年他的年收入从原来的不足5000元,达到1万元。

  开发红藜麦种植

  线上、线下双通道销售

  然而清水花谷的建设并未止步于观光旅游,村里也开始种植工作,打造生态田园花卉综合体。2019年,村里尝试种植的50亩红藜麦喜获丰收,产量达到7000斤,获利50万元。于克明不仅参与了种植,还加入了收割的加工、包装队伍中。村委会积极与对口帮扶单位进行协商,定期收购藜麦。同时充分运用微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双通道销售。于克明的年收入也提高了1.8万元。

  如今,村民们守在家门口就能轻松挣钱,整地、播种、间苗、驱鸟、看护、浇地……村民们靠着花谷过上了富足、美好的日子。文/本报记者蒲长廷

  延伸

  冬赏冰瀑夏游花谷 打造精品农业田园综合体

  “煤矿关停后,我们一直以生态旅游作为增长点。近些年,通过特色种植,转变村里的发展和生活方式。未来,我们的种植农业将会更加‘精品化’。”下清水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进生说,将打造以花卉为主的精品农业田园综合体,种植红土豆、黑土豆、芦笋等“小而精”的农作物。此外,村里还种植了辽五味、白芍等中草药。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为了解决冬季旅游淡季的问题,王进生利用本村海拔高、天气冷的地理优势,带领村民沿国道打造冬季“冰塑”景观,助推乡村旅游,促进旅游接待业和农产品销售。“冬赏冰瀑带动经济发展,夏游花谷招揽八方客源”下清水村村委会墙上,挂着这样一面锦旗。截至2019年底,下清水村低收入户143户262人实现全面脱低,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154元。(蒲长廷)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与记者见面

  •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确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发布2023年度新疆棉花生产加工过程质量状况监测结果。
2024-04-24 10:33
1998年,聂海胜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先后执行过神舟六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二号3次载人飞行任务。
2024-04-24 10:17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站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4-04-24 10:16
1996年,我从技校毕业后,来到金川公司工作。当时总听师傅们讲,贵金属冶炼技术难以突破。提高我国铂族贵金属提炼的技术水平,对于守护国家安全极为必要。
2024-04-24 10:14
截至2023年底,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55台,总装机容量为57吉瓦,核准及在建核电机组36台,总装机容量为44吉瓦;全年核电发电量44万吉瓦时,占全国累计发电量近5%,相当于节约标煤1.3亿吨,减排二氧化碳3.5亿吨。
2024-04-24 10:05
截至2022年末,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4228万辆。
2024-04-23 04:00
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为“全球战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当日发布的《废塑料化学循环综合性研究报告》显示,
2024-04-23 04:25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正在给黑洞做“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级计算机模拟显示,以吸积盘结构绕黑洞旋转的物质会在名为耀斑的高能事件中周期性喷发。
2024-04-23 10:03
4月25日至29日,以“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为主题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将在北京举办。
2024-04-23 10:02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石油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8.5亿吨,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66834.7亿立方米。
2024-04-23 10:01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5周年之际,全体海军将士初心如磐,正以崭新姿态阔步向前、逐梦海天,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
2024-04-22 13:57
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21日至22日,江南南部和东部、华南中东部和南部等地仍有强降水,局部地区有大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2024-04-22 10:03
苏州市吴江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周春华介绍,在修缮古建筑时,文保团队也积极采用新技术。“通过保护促进利用,通过利用加强保护,让文物建筑活起来。
2024-04-22 10:02
21日,在2024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创建蛋白质组学体系”“基于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发现新的白血病生物分子标志和药物靶标”“揭示非经典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及鉴定有关蛋白家族成员”等三项成就入选。
2024-04-22 09:59
近日生态环境部会同农业农村部制定并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生态系统 第1部分:农田生态系统》。
2024-04-22 09:58
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4月20日在广东广州出坞。该船由我国自主设计和建造,它的建造出坞,标志着我国在冰区深海科考装备和船舶设计自主可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4-04-22 09:5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4-04-19 11:08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用性技术,才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释放出驱动创新的力量,也才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04-19 02:45
自生成式人工智能(AI)程序,如ChatGPT发布以来,何时及如何利用它撰写研究论文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2024-04-19 10:08
4月19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项阻断蚊虫传播传染病的新策略。
2024-04-19 10:07
加载更多